用户:荒野

    一、猝死的征兆及应对 1、征兆一:压榨性痛 ①症状 如果你在某个深夜或某次剧烈运动后,突然出现了前胸、左胳膊,甚至手指头、半边脸都有那种“ 有一只手掏进你心脏,然后使劲攥紧的那种紧紧巴巴的压榨痛”且持续时间在一分钟以上 ②原因 运动的时候,你心脏就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但是给你输送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狭窄了供不上血 ③应对 停掉手中在做的事,找个地方歇一会 ④注意 平时不会特意感觉到心脏跳动,但如果你在劳累后突然就感觉注意力一直在这个心脏上“扑通扑通的跳,缓慢有力,心慌” 此时也一定要去休息,否则下一次就会出现上述的压榨痛 2、征兆二:胸闷 ①症状 在某个深夜或者是情绪特别激动,突然就感觉胸口发闷、喘不上气,且持续时间在五分钟至十分钟,就说明有心力衰竭的风险。 ②原因 运动时心脏缺血,然后心脏泵血的功能出现了问题,然后血液都在肺中淤积,形成肺淤血。所以会喘不上气 ③应对 千万不要躺,要坐起来双腿自然下垂的休息,因为这样才可以减少呼吸血量,减轻心肺压力 ④ 注意 肺淤血不仅会引发胸闷,同时也会引发胸痛。往往是两侧肋巴扇有小锤锤打的感觉。 3、征兆三:头痛 ①症状 在熬了一宿后的清晨,突然整个脑袋或以额头为主出现了剧烈头痛,同时伴有恶心或呕吐 ②原因 血压升高 ③应对 躺平,然后打120 二、该做哪些检查? ①心电图 ②冠状动脉CTA ③心肌酶、心肌蛋白检测(有时会在大生化检测里面) ④其他 三、如何避免猝死 1、备用药物 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盐酸普萘洛尔片等一些减轻心脏压力的药物(临床指导下购买及使用) 2、生活习惯 ①切勿大力排便 ②吃饭的时候切勿过饱 ③睡眠低于五小时的人会比睡眠充足的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高2-3倍#医学狗的深夜独白 #熬夜 #医生 >>阅读更多



用户:荒野

    胃病的早期表现以及如何养胃、护胃的问题! 一、危险表现 胃酸反流 1.症状 ①饭后1-2h最下面肋骨中间,隐隐刺痛; ②随着频率增加,吃饭噎得慌 2.原因 胃酸反流--胃里的胃酸反流了,反复刺激食管,有食管癌的风险。 3.治疗 在临床指导下,用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的药物,配合促进胃动力药潘多立酮(吗丁啉) 注:不要喝带气的苏打水 4.日常 睡前2h禁食,睡觉把头垫高 胃溃疡 1.症状 经常一饿就开始胃疼,且在冬天、天凉时发声频率极高,并时常伴有胀肚、打嗝、干呕等问题 2.原因 因为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这些会让你胃酸和胃之间的胃黏膜损坏,导致胃酸和胃直接接触。 3.治疗 临床指导下用胃黏膜保护剂达喜(铝碳酸镁)4.日常 不要吃粗粮、干脆面等物理刺激的食物,少吃咖啡、浓茶等引起化学刺激的食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 1.症状 没吃饭的时候很饿,可是你吃一点就饱,且上腹部偶尔有烧得慌的灼热感。 2.原因 焦虑、压力、心态爆炸等精神问题3. 3.治疗 解决心理问题,然后戒烟戒酒规律饮食 如何养胃 1.规律饮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不要饿了再吃,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 2.吃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3.醒来后的2~3个小时要吃饭 总结:营养均衡且充足,规律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戒酒,禁食辛辣,调整心情放平心态,细嚼慢咽切勿暴饮暴食,坚持运动,合理作息 养胃食物建议:发糕,面包,馄饨,鸡蛋,鱼类,白菜,油菜,菠菜,生菜,苹果,西瓜,香蕉,酸奶,脱脂牛奶#胃病 #医生 #科普 #和医生的温暖瞬间 #慢性肠胃炎 >>阅读更多



用户:荒野

    美白注意事项及建议(结合上一条) 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目前有争议的美白成分(曲酸、氢醌等),美白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使用,需选用一些有效而安全的美白产品。 2、不忘防晒。要知道紫外线是皮肤的第一大敌。尤其在美白期间,注意一些美白产品中含有的光敏感性成分。 3、自制柠檬水美白及化学换肤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不要轻易尝试。 4、首次使用美白产品不要用大剂量的(例如烟酰胺有含量2%,5%,15%的)大剂量的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5、不轻易放弃,坚持使用才会有效。 建议: 1、选购美白产品的时候可以选择产品美白成分种类多一些的(例如既有熊果苷又有烟酰胺) 2、成份一样买便宜的就行,成分一样,功能就一样。例如烟酰胺原液有品牌几百上千的,也有实惠几十块钱的。 3、最好的防止皮肤变黑方式是防晒,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晒! 4、买美白产品一定要看一下生产批号、国妆特字。 凡是宣传产品有:美白、祛斑、防晒、脱毛、丰胸、减肥、染发、烫发、育发这八大功效性产品,必须取得国家化妆品特殊用许可文件,格式是:国妆特字+年份+编号,编号为四位数。现在介绍如何查询。 ①在百度里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并打开网站。 ②点击“企业查询” ③找到“化妆品”这一项,点击下面“国产特殊用化妆品” ④输入国妆特字号进行查询#防晒 #皮肤科 #医学美容#护肤知识 #皮肤管理师 #肌肤护理 #医生 >>阅读更多



用户:荒野

    美白注意事项及护肤品选择 1.皮肤变黑最主要因素是紫外线刺激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 2.最好防止皮肤变黑的方式是防晒 3.皮肤美白一定要选用合适自己的成分 一、变黑的机制 1.皮肤变黑的原因 影响肤色的因素:皮肤色素、皮肤血管、皮肤屏障、皮肤水分等 黑色素形成原因:黑色素由表皮基质层中的黑素细胞生成,是遇到紫外线后的一种防御机制。太阳光的紫外线对人体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伤害作用,如果长期照射紫外线,会得皮肤病、皮肤癌等,严重的会导致基因突变,一般基因突变都是恶性的。所以皮肤细胞就会生理上的释放出黑色素,黑色素有效可以吸收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 2.黑色素形成过程 酪氨酸→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二羟基吲哚→酮式吲哚→黑色素。 1、皮肤受到紫外线、摩擦、压力、激素等外界刺激时,向黑色素细胞发出合成黑色素的指令。 2、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被活化,进而产生黑色素。 3、这些黑素小胞体通过黑色素细胞的树状突起再移动到皮肤棘层的角化细胞中,阻止紫外线等外界因素引起更严重的细胞DNA损伤。  4、表皮细胞通过分裂、挤压最后变化成没有细胞核的角质,将黑色素排出。 二、反黑行动 a.抑制黑色素的动机(防晒) 皮肤变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紫外线刺激黑色素生成,最有效的方法是防止紫外线到达皮肤(防晒) 1.硬防晒:口罩、墨镜、头套等 2.软防晒:涂防晒霜 物理软防晒:用点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成分的防晒霜,通过反射折射的原理这紫外线弹回去(缺点:涂不好可能造成假白) 化学软防晒:用二苯甲酮等成分的防晒霜,吸收紫外线能量(缺点:对敏感肌人群不好) b.抑制黑色素的加工(抑制酪氨酸酶) 黑色素产生过程最关键的就是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功能活性的蛋白质,主要是存在于黑色素细胞的黑色小体里面。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把酪氨酸转化成多巴还有多巴醌,最后成为黑色素,所以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一个关键酶。抑制络氨酸酶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过程。 抑酪氨酸酶的成分: 1、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C能够还原黑色素、抗自由基,又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根源上减少黑色素,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红血丝。但它不够稳定,需要避光避热,最好晚上用,白天使用需做好防晒。 由于维生素C是酸性,在浓度越高时,美白效果会越明显,但是对皮肤的刺激性也越大。需避免与高浓度果酸、水杨酸、A酸一起使用。 2、维生素E 它能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还能有效对抗自由基,抑制抗氧化脂质生成,祛除黄褐斑,可以改善皮肤弹性,有美容、护肤、抗衰老的功效。 注意!这类成分的护肤品也需要避光保存。 3、熊果苷 熊果苷的美白原理也是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提升黑色素的代谢速度,减少色素沉积。 熊果苷见光死建议晚上用。使用时同样需要避光,需严格防晒。 4、传明酸(凝血酸) 它能温和美白,该成分在护肤品中添加量在2%~3%之间,医学上建议的最高浓度为3%。传明酸可以抑制住黑色素的活性,防止黑色素聚集,达到美白提亮的效果。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很高,使用后无需避光,这种成分温和不刺激,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所以敏感肌也可以放心使用。 缺点是它的美白力度相对较弱,不能够独当一面,需要和其他美白成分搭配使用。 c.抑制黑色素的转运 黑色素已经生成往皮肤角质层上转移,在转移过程中进行“截胡”最有名的成分是烟酰胺。 5、维生素B3(烟酰胺) 它可以阻止黑色素沉淀,同时淡化已沉淀的黑色素,减少各表皮细胞层的黑色素含量,从而达到美白作用。 选产品时注意浓度,烟酰胺5%浓度时,会有比较好的美白效果。浓度太高会有一定刺激性,皮肤不耐受or敏感肌肤较容易产生肌肤问题,可能会出现泛红、刺痛的症状。避免和果酸、水杨酸等酸类一起使用,因为在酸性状况下,烟酰胺更容易分解产生烟酸,造成刺激。敏感肌选择美白产品更需谨慎 d.加速黑色素的代谢 当黑色素已经到角质层了,可以通过加速黑色素的代谢方式让皮肤慢慢变白。平时多注意点饮食,多注意点睡眠质量,常见加速皮肤代谢的成分有橘皮苷和果酸 6、橘皮苷 它是维生素P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在柑、橘、橙以及柠檬等的果皮中含量较多。它可以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达到祛黑眼圈、眼袋、减轻肌肤暗沉的效果,可以和维C、维E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7、果酸成分 果酸共有三十余种,它们能够美白、祛痘。护肤品中常见的有甘醇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和杏仁酸等。它能够利用酸性物质软化角质层,促进含有黑色素的角质形成细胞快速脱落,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它的刺激性较大,容易破坏肌肤原有的屏障,对敏感肌很不友好。并且使用含有果酸的护肤品时,也需要严格避光防晒。#防晒 #皮肤科 #美容养颜 #医生 #科普 #皮肤管理师 #肌肤护理 >>阅读更多



用户:荒野

    快速入眠小技巧 1.没有睡意不上床 2.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如看电视、玩手机 3.白天午睡不超过半个小时,或者避免午睡;减少卧床的时间 4.记录上床和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上床时间小于或者等于85%,则需要减少上床时间,晚点上床或者早点起 5.避免饮酒、烟、夜间饮用咖啡 6.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锻炼身体 7.睡前3~4h避免剧烈运动 8.睡前冥想放松#医生 #医学 #科普 #失眠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