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马孔多

    #写作 #读书 #除夕快乐 #新年 #散文随笔 关于写作最近有点感想分享给大家。 起因是一些网友对我的建议。她们认为我写的东西还不错,应该尝试去某些杂志发表或者去带有盈利性地软件,不然在这里分享太可惜了。 我很感谢这些网友的建议。关于写作这件事,我在十几岁时就已经想明白了。从小学到大学,周围不断有同学和老师夸奖我的写作天分。一开始我还洋洋得意,后来看的书多了,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写作是多么粗糙。人要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准。所以我很早之前就把它定做自己的一个爱好。这样也不会被职业化所劳累厌烦。我想达到的发表水平,至少要经过很多年的阅历和读书才能够到达。目前的写作仅仅是一篇篇“草文”,没有能力精雕细琢成所谓的“作品”。 我所理解的写作,就是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尽可能多地传递给下一个人或者未来的自己。很早之前我就发现,写给别人的东西或许有更多夸张、掩饰、造作……而写给自己的多半比较淳朴、简单、真诚。大概小学初中时,我写东西非常注重形式。一定要有藏头、对仗、排比。句子尽可能奢华、漂亮。总之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后来高中左右,写作更加注重内容,注重真实情感。我现在的写作风格基本上也是高中的一种延续。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一下我的“第一读者”。她在我每次写完一篇文字的时候,总是第一个主动要看,还会不断地鼓励我。后来我在写小说时,也有编辑的朋友提了不少中肯地意见。 高中时的文字更吸引我的是真情流露。一篇文字如果是自然流淌出来,读起来也会特别地舒服。如果说现在的文字比高中多点什么的话,我想更多的是思考的深度,还有一点阅历。 有些网友可能觉得我的文字太长,至少在这个软件或者目前的互联网是这样的。我也很清楚,短的、一两句博人眼球地东西更能吸引人,传播效果更好。但我不会削足适履,因为我知道我要的不是那些读者。尽管这样传播起来很慢,但这些粉丝和读者更加牢固。我始终相信真诚地文字能够穿透彼此的心灵,共鸣我们彼此地灵魂。 在这里顺便祝各位网友和我的粉丝们除夕愉悦,新年快乐! >>阅读更多



用户:马孔多

    #读书 #语言与思想 闲来无事,刚刚头脑中在思考一个问题:语言对于我们思想的影响有多大?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口语表达、文字表达还是其他表达方式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以下不区分形式,一律统称语言)。哪怕是一个人自己思考问题,也是在和自己对话,所需要的思考载体也是语言。而接下来引起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这个工具语言是谁给我的,换句话说,是谁在影响着我的思考方向与内容。 拿我自身举例子,我小时候先是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说话,之后进了学校接受了中文教育,然后进入社会,学会了人情世故的言语。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连我做的梦都是周围人的身影,我开始惊醒高中课本上的那句话“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真正可怕的事情不是突然的改变,而是有些事情在慢慢影响你,而我们不自知。所以,对于我来说,影响我语言形成的三个地方家乡、学校、社会(与家乡不同)……而这些环境的语言又都指向两个方向“历史和上层”。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自然中国语言也很久远,方块字和方言的演变不在我今天的思考范围。历史的语言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我们,甚至决定着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但历史的语言只是基础性影响,更直接地影响是上层建筑的语言。上层建筑首先会筛选历史的语言,把不符合上层建筑的语言从课本里删除、从图书馆里拿走、从影视剧里剥离……从百姓所获得一切文化产品的地方抹净。百姓在受自身基因影响下,除了吃喝拉撒睡,想接触别的思考,只有在上层建筑的既定轨道里思考。引出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上层建筑给我们什么样的语言,换言之,什么是影响上层建筑的根源。 对秦汉历史有过了解的同学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言蔽之,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那身为底层百姓或者达官贵人,你所接触的文化产品基本都是统治阶级给你安排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那些你接触不到的内容,从零思考是非常困难的,或者就像明朝那些先贤思考出来也成了禁书。这就是上层建筑通过对语言内容的筛选来影响其他人的思考。 回到现在,每一个网络热词也是一个语言。它也在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思考。至于这些热词背后是那股力量的推动,不在我今天的思考范围。人不是一座孤岛,都会或多或少受他(她)人影响,就像你沉下心来看完这篇文字也会受到我的影响。但我想说的是,你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那个身体和脑子在世间走过了很久,至少有几分钟你超越了你的环境。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只是你体验了读书、看电影电视、参加各种活动……至少体验一次,脱轨文化的感觉。 >>阅读更多



用户:马孔多

    #读书 #盲道 疫情期间的一次下雨天,在家中闲着无事,就想着出去走走。 走在人行道上,看着中间既熟悉又陌生的盲道,我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不?沿着盲道一直走!心里主意打定,脚步便轻快起来。 午饭刚过,又下着半大的雨,路上行人极少。我沿着盲道认真地走着,心中有点酸酸地。走了一会儿,身体开始发热,身上暖暖的。闭上眼睛,假装自己是一位盲人,刚走了没几步,心里开始发慌,唯恐碰到什么。甚至走着走着就脱离了盲道。郊区盲道还算通畅,有时候会因为电线杆,井盖绕那么一下。最麻烦的是过红绿灯,路太宽心里很怕找不到对面的盲道。到了闹市区,盲道几乎就不能走了。上面停满了电动车,自行车。这也不能去说人的素质高低,里面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原因可以解释清的。 盲道这个东西在我们城市出现了很多年了,也是几乎所有城市建设时的必选,它的使用情况一直是个问题。原因当然很多。城市的交通的拥堵,绿化改成停车位,城市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只是沿着盲道一直走,只是希望大家在盲道上走的时候,试着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在这个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唯一一次见过盲人是在公交车上。一对盲人夫妻带着一个女儿,还跟着一位老人。显然那位老人是他们夫妻两个的眼睛,以后他们的女儿会代替她的位置。我当时看完她们上下公交车,只是觉得很震惊,因为我从未想过那是一个怎样的生活。看到她们一家四口穿的干干净净,我知道她们也很幸福。 很多年之前,我在村子里看到一个算命的先生。他走路时敲着一根竹竿,小时候不懂事,只是听大人们说,算命的瞎子来咯,觉得很有趣。时常看着他一个人敲着竹竿从村子这头走到那头,他走着自己的“盲道”,算着别人的命…… >>阅读更多



用户:马孔多

    #读书 #我的读书变化 记忆中,读的比较早的一本书是《想象作文》,那是我和母亲去新华书店买的。后来,在整个小学时期读的书都比较简单,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七龙珠》……还早早把眼睛看近视了,嗐! 后来进入初中后,学业比较紧张,看的书也印象不深。到了高中,反而忙里偷闲看了一点书,像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还有《亮剑》、《百年孤独》之类的。那个阶段读书不是想读什么,更多的是取决于同学们有什么,大家轮着看。当然,那时候读这些文学类的书是很能静下心来读进去的,虽然看不太懂,大多数还是囫囵吞枣。 到了大学,读书的种类完全变了样。文学作品看的越来越少,记忆中看过几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穆斯林的葬礼》《呼兰河传》,但都是草草读完,心不在焉。后来读《平凡的世界》,只看了前两本就看不下去了。大学后两年就几乎很少读文学作品了,读的更多地是历史、哲学、心理学、人物传记之类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二月河的《雍正大帝》、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还有一些流行的心理学人物传记畅销书,甚至花了一两个月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那个时候就一心想从这些书里获取所谓的历史通透感、人生的智慧、心灵的感悟之类的聪明劲。与别人交流总觉得高人一等,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歧视和鄙夷。说话也是干巴巴的,一张嘴就是大道理,总想给别人提什么建议。对文学简直是嗤之以鼻,觉得那些小说有什么好看的,幼稚浪费时间。 从学校出来很长一段时间后,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太“滋润”,这里是指精神上。自己把身上那些碍事的枝枝蔓蔓扯的特别干净,只留下所谓的“智慧”,一个文科生的理性。我有点无聊了,自己知道的那些道理变得干瘪了。我开始去寻找自己丢的枝枝蔓蔓,那些无用的文学。 前几天看了余华的几个视频,网上的他幽默风趣。又想着重读他的书。突然被他的一句序言打动了,“因为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 理性的智慧或许更能指导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但文学却更偏向于怎样生活。我们走着走着,离生活越来越远。木木讷讷地向前走着,累了的时候,终于发现文学就在不远处注视着我们,就像上学时身后那个紧紧盯着我们的母亲。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