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天梵

    自学中医者的励志人:曹颖甫 曹颖甫(1866年—1938年),名家达,字颖甫,一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举孝廉,邃文学又知医,尔后入南菁书院深造。时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尝于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之法移治医经,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曹氏师承有自,于治伤寒学方面颇得黄氏师传,时常以仲景之方为人治病得心应手。主张以研究经方作为学习中医的基础,学生尊之为近代经方大家。丁甘仁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按,延骋曹氏,于民国16年迁来上海设诊行医,兼主同仁辅元堂诊务和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大凡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在技亲自开设讲座,教授《伤寒》《金匮》,以其精深汉学报底,对文深义奥的仲景原旨讲解透彻,为学生所折服。学生数百人,秦伯未、章次公、严苍山、姜佐景等继其术。曹颖甫与丁甘仁为莫逆交,常探讨医理,甚为相得。曹氏还能书、善画、工文章。擅画梅,毕生风骨寓于画意,傲气凌然。八一三事变,曹避居故里,拒绝出任维持会会长,坚贞不屈而被日军杀害,其史迹载入江阴忠义祠。 这样一个文人怎么会与中医搭上关系的?原来曹颖甫自幼就喜欢读张隐庵《伤寒论注》,他自己说“见而慰之”,可见中医从小就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当时他的想法是读书之暇如果懂点医术,也算是掌握了一门济世之术。看看人家,从小就有大爱了,什么叫理想,什么叫价值,不是用口号去喊出来的,是真心的想去做。 真正让曹颖甫坚定地学习中医、传承中医、实践中医的还是因为二件事: 一是他十六岁的时候,他父亲病了,洞泄寒中,就是拉个不停的那种病,也就是痢疾。医生用岑连十多剂,反而越来越严重,他说“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坠,一夕数惊”,就是快死的状态了。最后有个叫赵云泉先生来了,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类的中药。进一剂的时候,汗收敛了,体温正常了,泄泻也停了,精神也好了,再继续吃药结果病好了。当时,这个赵云泉讲∶"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怎能能有治好人的方子呢",曹颖甫听到这话以后,才知道仲景的方子果然是能够救人于病险。也就是说,伤寒方剂的效力使曹颖甫对中医治病救人产生信心。 这个事情说明,对中医的信任是学好中医的一个重要前提。自己都不信,怎么能学好呢。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本人从去金陵赶考的途中生病了。同行的人中有人略知医方,每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退。等他到了金陵的时候,病就严重了。恰好当时他的表伯陈葆厚先生来到他这里,一番把脉诊断之后,讲,"你这个病当时就应该速战速决,现在经过多次发汗,你身上的津液已耗损太严重了。",这个表伯当时从药店买了荷叶露三大瓶及生梨十余枚,给曹颖甫吃,曹颖甫当时按要求半天就吃完了。到了傍晚的时候,他的表伯带药及煎粥之器及米炭来。吃了煎好的药后,睡到半夜,出了一身大汗,结果好了。一问他表伯,原来喝的就是伤寒论中的桂枝白虎汤",从此之后,他更加坚信中医的治疗作用。只是由于当时他父亲希望他专注于科举考试,才没有专心研究中医。 这个事情说明,对中医的信心往往然自于自身的感受和实践,这是打开中医之门非常重要的力量。 后来,曹颖甫放弃了科举考试,他父亲也不在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三十八岁了,他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伤寒》、《金匮》的。在学习中医期间,他用经方治好了他母亲的很多病。当时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初的乱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他产生了救世之志。再后来,曹氏一生致力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年过五十才到来上海,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有八九,他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出名的。 曹颖甫的中医是自学的,但因为他坚定的信心和专注一生的决心,使得他学习的伤寒论在实践中大放光彩。这个经历说明,自学中医的人在中医学界并不是低微的,只要专注地做好学习实践,与有证无证,与学历高低,与是否专家不专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学习的东西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认可。 曹氏研究仲景学说主要依靠自学,学术思想主要受张隐庵和黄元御影响,但他既不守隐庵维护旧论之说,亦不守元御狃于五运六气之论,惟于张氏之说药,黄氏之重阳。 曹颖甫专务实学,考据精详,精于医理,是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但善于取长补短,独立成熟的经方巨人。他的成长经历最为贴近自学中医者,值得借鉴和敬仰。 注:张隐庵 张志聪(1616—1674),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世业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张仲景。尝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借针说理,以理会针,因针悟证。反对马莳等以《灵枢》仅为针经之说。#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黄帝内经 >>阅读更多



用户:天梵

    这里说体现的问题就是中医界的问题,也是一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中国人从来都不会敝帚自珍,非要把好东西带到坟墓里去,而是不得其人啊!一方面,非其人勿传,另一方面,聪明人太多了,真正能听取他人意见,为了学问,为了天下病患不执著名利的人又有几人?大多数人是要脸的,所以张景岳先生的“学到知羞”对我的触动很深。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