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乐发布时间: 2024-03-03 12:54:55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其实我对于mbti的测试并不十分热衷,做过一些,基本都是那种“拷问”自己、判断程度的题型。 这类测试并不能被用来帮助自己更深层次了解真实的自己,最多能通过题目引发或促进自己有意识、有方向的进一步思考、自察。 倘若自己原本已经能清晰、准确的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便也不需要再通过做题,让一个测试来告诉自己“你是什么什么样的”。倘若自己原本有意或无意地不能提供准确的答案,那么这个测试又是不准确的,就更没有意义了。 mbti测试的功能性似乎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义为更倾向于某种类型的人,像给自己打上标签,为了便于别人通过标签,快速了解到自己的大概特性,从而做出一些判断——如要不要进一步接触做朋友、要不要录取入职、和这个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如何等。 推行这些测试本质上似乎仍是利于自己的——可以更高效的介绍、推荐自己,前提是这项测试的确已经在人群中具有普适性,大部分人已经都能读懂并且认可测试结果,目前显然还不是。 许多人将mbti测试当作消遣,也能合理怀疑有不少人的测试结果并不准确。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非常重视这项测试的相关文化、知识,他们积极研究探讨,大量的术语词汇,甚至其中也有激进的声音,认为现在只有加入探索人格、分纬度的精神领域,才是清醒、觉醒了的。 一项文化的兴起、兴盛必然有其背景、前提、条件和必然性,我倒是的确有一项提议或者说是疑问: 不妨将测试的题目稍作改变,不是使用赤裸裸的“询问审视”,叫人一看便知题目的意图甚至包括对结果的影响。可以把问题变成现实中的案例,不同程度的答案结合实际,或许能真正起到一些帮助受试者发现自己都没发觉的内心深处倾向的作用。另外,导向同一结果的询问往往会重复出现几次,就好像审讯时可能冷不丁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去问同一件事情,减少隐瞒、撒谎和偶然的可能性。 当然,面向大众、便于流传、更为普适的测试,要做到以上这些并不容易,恐怕或许这就是显而易见但暂时无法实行的原因之一。 突然有一个想法,或许在未来依靠AI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将测试的问题及结果对应的底层逻辑编写好,然后由AI负责结合每位受试者实际的经历来披上丰富多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了解受试者在不知不觉间真实的想法以及可能的做法。 #随笔 #灵感 #mbti #ai

评论:
professor: 那也得给ai上传实际经历 那就涉及隐私问题了 和数据保密性
作者: 现在本身已经很没有隐私了。
professor: 你把app权限适当取消一些就好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