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知 行 知 道

    弘一法师说:任何关系,走到最后,不过是相识一场,有心者,必有所累,无心者,亦无所谓。情出自愿,不谈亏欠,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阅读更多



用户:知 行 知 道

    “六戒”来自于曾国藩的家书,它们分别是: 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董宇辉解释说,不管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个人,当一件事有利可图的时候,千万不能想着一个人独占。有句话叫“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曾问李嘉诚,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李嘉诚说,成功的秘诀就是“让别人多赚一点儿。” 有了利益要分享,但是做决定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当我们遇见一件事需要做决定,我们可以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决断。 2.重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对于这一点,董宇辉解释说,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那你就别做,如果某个领域或者赛道,大家都往那儿挤,那你就别去。 摘抄 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发生:如果一个人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他的其他优点就会被选择性屏蔽,然后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很坏。“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小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要理性地看待,不要带有偏见。 如果把“勿以小怨忘人大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讲,最常见的就是借钱。一个人在你困难的时候借钱给你,这个时候你的心里肯定是充满了感激,但一旦别人催你还钱,你就会觉得他小气,觉得这个人不值得结交。最后钱还了,两个人感情也没了,甚至还从朋友变成了仇人。 曾国藩告诫我们,一定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我们不一定要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是千万不能做忘人大恩、记人小过的事情。 4.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一张嘴巴长人家身上,整天说别人怎么怎么样。要知道,当一个人在指责别人某个缺点时,他其实也有这个缺点,之所以指责别人,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自夸,他夸的一定不是自己真正的长处,而是因为别人有相同的优点,他的内心嫉妒别人或者忌惮别人比他优秀。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资质平庸的人之所以会失败,一般都是因为太过于懒惰,而天赋惊艳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功,一般都是因为他太骄傲。我们常说骄傲使人落后,懒惰也有同样的作用。 6.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它讲的是一个能成事的人,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大格局,和有足够高度的思想认知,而才能只能起辅助作用。还有,一件事情能不能成,人的作用占一半,另外一半要看天意和运气。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干成一件事的时候,要做到努力尽人事,坦然听天命。 >>阅读更多



用户:知 行 知 道

    佛教讲境界:我,非我,非非我。 弘一法师说人生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即为明我,此时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即为悟道,了生死。 见天地是为非我,抛却小我,见天地大道,于天地间做逍遥游,即为孔子所曰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见众生即已成佛,何有于我?何有非我哉?故名非非我。满怀悲悯,心系苍生,一念成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阅读更多



用户:知 行 知 道

    白丁辩道:格物之一 《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格物最为玄奥,也是根本。 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格物”是穷尽事物的道理,其中已经包含了理性的精神,格天下之物,是成圣贤之路; 阳明先生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讲的玄之又玄,那么格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愚以为格是规范的意思。现在还在沿用的词汇比如方格、储物格等,其实就是人为的将物品分门别类的存放的工具。综上,所谓的格物就是将物品的属性纠其根本,剥离其自性部分的迷雾,还原其本我部分的真实。 >>阅读更多



用户:知 行 知 道

    白丁辩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对文学日益的注解,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可是为道为什么要损呢?难道修道就不需要 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吗? 我理解这句话可能有两种含义。第一,在修道的过程中,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少,最后无欲无求,成仙为圣。但我觉得这种解释过于肤浅。 第二,随着人们对天理、大道的认知的增加,你可能不会再被大道之外的东西所迷惑,可是除了大道,再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你去修为的。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皆在你的心中,再无秘密可言,故而修无可修。这种境界在佛陀的境界中应当是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之境界。如果到了非我非非我的境界,我即大道。大道即我。此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岂不是损之又损,以致无为。故而修道就是摒弃(损的是)人为的所有束缚,追求道的本源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