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斯乜尔加科夫

     现在的大学生恐怕不像以前那样了解海明威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挂起的“海明威热浪”的温度有所下降,但是谁都不可否认的是海明威的确是美国最红极一时,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当人们谈到海明威首先想到的是所谓“迷惘的一代”,这句话出自美国作家斯泰因家的文学沙龙,斯泰因把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作品风格统称为“迷惘的一代”,其实这个说法过于笼统了,战后美国科技文学两手抓,在极大的物质欲望面前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飞女郎”与“哲学家”。菲茨杰拉德在小说《漂亮冤家》中写道:“曾几何时,你见到了一个不小心露出大腿的女孩,那你就有义务把他娶回家。”战前的美国风俗保守程度可见一斑,很明显与现如今的美国风俗有很大出入,而菲茨杰拉德又在他的其他通俗小说中刻画出了一个个桀骜不驯,不甘平庸,打破世俗常理的杰出女性,所以如果我们要研究美国的历史,美国文学是必要的切入点。 海明威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并不出彩,更多时候担任艺术的“辅料”,无论是大名鼎鼎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还是《老人与海》中,妇女的存在都是稀薄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与海明威的“硬汉”风格脱不开关系,海明威破天荒地运用冰山理论来创造文学作品,笔力干净,劲道,但在情结上是薄弱项。所以海明威的长篇往往并不受好评。海明威的精髓在于短篇,并且自己也充分意识到这点,例如海明威就曾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我已经把契诃夫和莫泊桑这样的大师甩在身后了”。事实证明海明威的短篇造诣确实极高,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海明威的短篇,那么就从《乞力马扎罗的雪》和《大双心河》开始读吧,因为我很确定短篇的顶峰已经在这了。 四月十日无月之夜灯下作。 (封面图为过河入林,一篇拙劣又肤浅的小学生习作,仅供读者喷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