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fox_yem

    唉,千里迢迢出差,结果失误了,事儿没办成,难受。 夜晚抵京,机场大巴只有3个人。刷手机,看见网友在吐槽工作难找。boss上的hr全部已读不回,一个求职者心态炸裂,对着hr破口大骂,对方终于有了反应,把备注改成“不合适”。 车里灯光明明灭灭,影子流动如走马。我回想自己搞砸的经过,五味陈杂,感觉自己也“不合适”。事儿本身容易补救,但在关键时刻从现实世界神游天外,真是蠢的难以释怀。所幸没祸及他人,同事也很包容,慷慨相助,帮着弥补。 就业严冬持续,车窗外已确凿是春天了。我可以随车驶进春风里,多半靠的是运气,不是脑子吧。 #吐槽 #随记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2024.3.26 “张望” ——上海还是好看啊 #手机摄影 #扫街#黑白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如果人人都得受苦,以便用苦难换取永恒的和谐,那么请回答我:这跟孩子有什么相干…为什么他们也必须受苦?为何要他们以苦难为代价换取和谐?为什么他们也成了肥料,用自身为他人栽培和谐?” 《卡拉马佐夫兄弟》写就的时候,或许也没想过,恶魔也可以是孩子,长大成人前,就已经作恶多端。但伊万对世界的大声控诉仍然适用于这些小恶魔: “无人对苦难负责,以及我知道无人负责,这不能使我心安理得。我必须得到报偿…而且报偿不在无涯无垠的地方,或遥遥无期的未来,必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亲眼看到。倘若我那时已死了,那就让我复活。” 第一万次翻开这本书,振聋发聩…也许这次我能读完吧。 #吐槽 #书影记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今天偶然去了西单图书大厦。一直生活附近,但粗略一算,已经近十年没进去过了。 我印象里它就是个超大号的新华书店,书架密密麻麻,书目满满当当。面积宽敞,通道却狭窄,人总要在书与读者之间勉力穿行。 我第一次进这里,是高二暑假,自己来京旅游,被它的规模惊呆了。那时没去过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特别喜欢里面挤满人读书的氛围。在无边无际的书架中间,好多人席地而坐,或身依墙壁和书架,捧书闷着头看,环境拥挤却不吵。这个场景甚至成为我长久的念想,最后化作一种对北京的向往。我心想,天呐,有这样一个书店真是太幸福了。 几年后大学毕业,也是机缘使然,工作就在它附近,很快就成了金卡会员,买书7折还是8折。随即网购图书的时代到来,价钱过于实惠,进书店的需求骤减。继而电子书兴起,一年都买不了几本纸质书。不知不觉,再没去过了。 今天再进这里,它依然很大,布置的质朴又传统,但没那么拥挤了,顾客与读者俱寥寥。我楼上楼下转了几圈。电梯口叠放着许多购书用的筐,我下意识怀疑,现在人们还会一次在书店买那么多书吗,以至于要用筐装?原本三层有个卖正版游戏光盘的区域,曾经也是我逛书店的重要缘由[狗子],现在不见了,我甚至不知道它变成了啥,很怅然。然后我惊奇的发现,这书店里竟然还藏着一家松鹤楼…它甚至没有打广告,依我在书店所见的客流量,翻台率堪忧。 书店与印象里最大的不同,是三、四层分别开辟了一大片阅读区,摆好桌椅,分别供儿童与成人使用。夕阳照进窗子,洒在安静看书(玩手机)的人们身上,画面一时还挺美的。我仿佛又看见自己少年时的向往,雀跃在心里回荡。 匪匪再大一些,我就把她塞进三层的儿童阅读区去。希望她热爱阅读…把精力投放到书本上,少折磨我。 希望西单图书大厦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随记 #吾家有女 #手机摄影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匪匪今天回来了。此前,家里大扫除、大整理了一番,又兴师动众从老家提前寄回来几箱衣服和玩具,了。前一晚,领导紧张的睡不好,今天接机甚至还跑错了机场,但终于还是完成了接驾事宜。 匪匪明显长大了很多,头发长了,说话流利,蹦蹦跳跳非常灵活。我下班回家时,她从客厅跑过来,还有点陌生。 这是她的家,但她显然已经不记得了,带着对奶奶家的印象,好奇的四处闲逛。她想做饭,想用会亮灯的玩具锅,用酱油瓶子和调料盒子,临睡前喝完奶,还想去蹦蹦床,滑滑梯,但这些北京的家里都没有。她显然很错愕,没想到换个房子会有这些区别,但也没有纠结,我找来一个新盒子和一个新罐子,带她去主卧的床上蹦一蹦,她也觉得很开心。 晚上,奶奶放手让我和领导哄睡。一天舟车劳顿,匪匪也累了,她困的神志不清,甚至开始胡言乱语,但还是兴奋的不想睡,也不想让奶奶走。最后我们又喂了她一点奶,我给她讲狐假虎威的故事,她听到一半睡着了。 漫长的一天终于到尾声。漫长的带娃生涯,要开始了。 #随记 #吾家有女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2024.2.20 “一场意外的雪,令人惊喜” #手机摄影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刚又看了《飞驰人生2》,也是个讲述中年沉沦又崛起的套路故事。 沉沦的部分意外的不俗气,没有让中年男人沉湎过去荣光,瞎jb吹牛逼,而是坦荡接纳当下,松弛大方,不纠结不拧巴,但有勇气,看起来非常舒服。 崛起的部分,则太理想化。成绩过于完美,赛事过于黑暗,加在一起,消解了此前刻画出的困难的严峻性,也模糊了主角团努力的意义,置他过去的成绩和理想于无物,太理所当然了。 但最后的赛车,真的很精彩。与第一部一样,赛车引擎发动,车手投身赛道,比赛本身就彰显了全部的意义,完成了信仰的自我传递,观众霎时就会理解为什么男一男二历尽艰难,也必须踏上这条路。这是本部电影最动人之处。 总的来说,拍摄技巧和叙事上似乎比《热辣滚烫》成熟,但剧本不够周圆,前置的设问,比如资金缺口、转会合同等问题,似乎都没答案,一笔带过了,有点儿戏。但仍然很好看,让人期待他们的新作品。 #书影随记 #飞驰人生2 >>阅读更多



用户:fox_yem

    刚看了《热辣滚烫》,其实是个俗套的励志故事,但依然很振奋,后半段很有力量。这大半来自戏外贾玲真的减了一百斤,现实照进故事,一个戏剧的情节有了真实依照,不再只是电影,也让前半段的油腻桥段,多了些现实重量。 现实性里有最大的戏剧性。通过真正的减肥成功,将自身与角色融合起来,这真是很厉害的手法。最后主角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凌厉的动人。但打破次元壁带来的现实感,同样面临一个难题,就是观众很难彻底的跟随故事,在剧终时止步,而必然会让角色走回现实,追问她是否真的能改变生活的不如意。 影片里的困境,本质不是胖,或怯懦,或感情碰壁,而是钱。倘若经济基础雄厚,她的宅不会那么容易被诟病,付出也不会那么卑微,输也输得起。但人的穷往往是最无解的难题,影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能减肥一百斤,这毅力与行动力,又似乎昭示了一切。 影片设置的最好的角色,是她的妹妹。在主角勇于正视自己,勇敢按住生活的头,扭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的时候,她的妹妹依然认为主角想赢一次,是在和她争。人因为奋斗和拼搏,而走入更广阔天地的格局,瞬间被这个工具人衬托出来了。这种超脱,源自有了更热爱的目标,从这个角度论起,梦想也未尝不是困苦生活的解药。 电影挺好的。为春节的餐饮业担心一秒。 #书影记 #热辣滚烫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