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Banderas士元

    #南乡子 #周树人 愚鲁而迅速,民国初期悲状录。弃医从文真名士,憎恶,长辫未落心麻木。 语似夜明珠,狂人日记狂人述。横眉冷对千夫指,疾呼,三六天下涕泪出。 #英国 英伦一何小,罗马千军踏全岛。红白玫瑰几内战,可笑,百年战争解全招。 权法暨发表,革命完成不得了。亚非拉美大清朝,虐暴,何必当初见枪刀?! >>阅读更多



用户:Banderas士元

    #乾隆#诗词 微微用一下乾隆作诗法 I、一天两天三四天,五天六天七八天。九天十天十一天,教室何似在人间。 II、一考二考三四考,唯恐民众性不暴。食堂饭,难究考,May猪吃了会说好。 换元 III、垂死病中惊坐起,面镜似见孔乙己。树人文风依旧在,不见树人昔踪迹。 IV、国文试题新发,处处分被人拉,怀疑民族真假。批分发下,恨泪纵迹脸颊。 >>阅读更多



用户:Banderas士元

    #布朗运动 #化学 我其实更偏爱天体物理,但对同属于理科的亲家,还是浅浅一谈,即便我本人对它的扩展方面懂的并不多 我们最早接触化学是在初三,初三中的难点莫过于四类物质:金属、酸、碱、盐,但是实际上这些东西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将会变得很简单 在高一阶段,化学也并不难,更高的阶段我也没有足够的涉及到,所以我不怎么发表这方面的见解 这次主要还是对上次的核力介绍做一个补充,那就是布朗运动,虽然只是浅浅一提(不得不说,这在物理和化学上都显得举足轻重). 布朗运动是在最早在初中就学过的悬浊液下进行的,其温度越高,运动的越激烈.在1~10μm的粒子撞击下,颗粒物在不断无规则运动,是它最基本的定义 玻尔兹曼(具体已记不清)根据麦克斯韦提出了一个理论:如果这些粒子碰撞的机会很少,则可以将之看成是巨大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那么它在重力场中达到热平衡后,其数密度按高度的分布应遵循玻尔兹曼分布.后来,罗兰也证明了这一理论,并测定了阿伏伽德罗常量.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根据扩散方程发表了布朗运动论文,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也提出了相似理论,这在当时轰动了物理界,继而发现了布朗运动的如下性质. I.independence of increments情况 对于任意的t>s, B(t)-B(s)独立于之前的过程B(u):0<=u<=s. II.normal increments情况 B(t)-B(s)满足均值为0方差为t-s的正态分布。即B(t)-B(s)~ N(0,t-s). III.continuity of paths情况(略有不同) B(t), t≥0是关于t的连续函数。固定一条路径, B(t)->B(s) 满足依概率收敛 以上三种情况是概率论的开端,也是布朗运动最早给人类带来的效益 按经典热力学的观点,布朗运动严格来说属于机械运动,因此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机械能。这种机械能是自发由内能转化而来,而与同时,它又在向内能转化而去,当这两种转化的速率相同时,客观上就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表现为颗粒做布朗运动.此时两种能自发地不停地相互转化,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有人据此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质疑.(显然是很快被驳回了) 实际上,布朗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机械运动,做布朗运动的颗粒正好处于宏观与微观的分界点上,所以布朗运动中机械能同时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宏观机械能与微观分子动能的双重特性,它的能量集中程度介于两者之间,无序性也介于两者之间.(很典型的量子力学) 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身只适用于宏观物体,而布朗运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经典物理学“宏观”与“微观”概念的模糊性,也反映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而这种特殊的运动能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把人类从灭顶于熵的悲剧中拯救出来,而这在霍金的书中也有所提及. 1908到1913年期间,一位老大哥贝兰进行了验证爱因斯坦理论和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实验研究.他的工作包括好几方面.在初期,他的想法是:既然在液体中进行布朗运动的微粒可以看成是进行热运动的巨大分子,它们就应该遵循分子运动的规律(此处是他开始实验的重点),因此只要找到微粒的一种可用实验观测的性质,这种性质与气体定律在逻辑上是等效的,就可以用来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 1908年,他想到液体中的悬浮微粒相当于“可见分子的微型大气”,所以微粒浓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单位体积中的数目,初中化学老师估计讲过了)的高度分布公式应与气压方程有相同的形式,只是对粒子受到的浮力应加以校正(走到这一步相当困难). 这一公式就是:ln(n/n0)=-mgh(1-ρ/ρ0)/kt.(我花了4个小时才搞明白[头秃]).式中k是波尔兹曼常数,自k和NA的关系,公式也可写成ln(n/n0)=-NA mgh(1-ρ/ρ0)/RT. 根据此公式,从实验测定的粒子浓度的高度分布数据就可以计算k和NA. 要做这种实验易如反掌,先要制得合用的微粒.制备方法是先向树脂的酒精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则树脂析出成各种尺寸的小球,然后用沉降分离的方法多次分级,就可以得到大小均匀的级份(例如直径约3/4 μm的藤黄球,藤黄球也是布朗最早发现在悬浮液中无规则运动的粒子).用一些精细的方法就能测定小球的直径和密度.是不是很简单? 下一步更简单,即测定悬浮液中小球的高度分布,可以用快速照相的方法,然后计数.测得高度分布数据,就可用来计算NA值.贝兰及其同事改变各种实验条件:材料(藤黄、乳香),粒子质量(从1到50),密度(1.20到1.06),介质(水,浓糖水,甘油)和温度(-90°到60°),得到的NA值是6.8×1023.这样一来,我们也可以动手证明爱因斯坦理论了!是不是很神奇!做实验前,记得买些生发素.[狗子] >>阅读更多



用户:Banderas士元

    #行香子 五帝三皇,上古圣光。借以命,欲帝久长。秦国几许,六国灭亡。亏韩非智、先祖明、兵盛强。 占山据江,自称始皇。妄永生,命渡东洋。焚书坑儒,土木阿房。盖皇令威、自得意、天下惶。 陈胜吴广,举大泽乡。举反旗,引来霸王。饮恨江东,一介亭长。源二世暴、民心怨、具怅惘。 秦灭楚亡,高祖刘邦。必以信,萧何左膀。继鸿门后,又惧一将。以退为进,本布衣,今大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