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Younes

    #每日精进 知行合一 1101/3652 中国白酒市场这些年也在整体地下行,但为什么茅台仍然在其中很长时间里卖得很好?它获得的也是一个结构性的成长机会:整个市场越来越不爱喝白酒了,但在实在要喝的时候,我就喝一个最尊贵、情绪浓度最高的——茅台。 疫情里,连花清瘟胶囊很火,连花清瘟背后的公司以岭药业今年也出了口罩爆珠产品。以岭药业的股价去年一度翻了三倍。到了今年,疫情进入了严防严控,治疗用药没有那么大的销售空间了,那用什么来支撑资本预期呢?口罩爆珠就成了以岭药业扩展市场空间的策略之一。 中国市场因为规模巨大,以至于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除了能提供购买力,至少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发明和检验应用场景的能力,另一种是挖掘细微需求的能力。 >>阅读更多



用户:Younes

    #每日精进 知行合一 1100/3652 中国作为后发市场,平时经常会去参考和借鉴欧美、日韩这样的成熟市场演化脉络,我们会发现,一个经济体通常会经过三个消费阶段: 第一消费阶段,产能有限,供给匮乏,市场上只有特殊人群能够享受到好的产品供给。 第二消费阶段,产能跟上来了,消费平权,人人都有,这个阶段的消费特点是规模化和同质化。 第三消费阶段,产能过剩,有的消费者就开始不满足于跟别人一样了,有些厂商也不满足于跟同行去比拼低毛利了,于是想办法做产品的差异性。这个阶段的消费特点就会变成个性化和情绪化,借助不同的产品或者品牌情绪,去做自我表达。 我们可以大致认为中国在2015年前后进入了第三消费阶段。 2015年中国启动了供给侧改革,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个在官方的话语体系里叫「三去一降一补」,像煤炭、钢铁、水泥这些上游原材料的生产工厂,关了一批低效的,还有一些行业产能明显过剩的,就严格控制行业里能够获得的信贷和政策补贴。 同时在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8000美元,消费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比方说,我的朋友淘宝小黄就告诉我,从2015年开始,淘宝上卖盲盒玩具的商家,售卖的主要商品开始从进口代购变成了国内原创设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