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一步就好

    个人!不是评判的标准! 记者采访林肯,问林肯如何评价道格拉斯。林肯诚恳的赞扬了道格拉斯的一些特质。记者又问,你的政敌,道格拉斯,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你,你为什么反而称赞他呢?林肯说:道格拉斯先生,的确有很多值得称道的特质,如我之前所说:勇敢,坚毅,智慧,理性等等,不是吗?我很遗憾,我身上存在很多缺点。使得道格拉斯先生不喜欢我。同时,我很感谢他,直言不讳的指出了我的诸多缺点,我会尽可能完善自我。 孔老二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再加一句,卑鄙者见卑劣。这种完全出于主观的臆断,是片面的。只看自己想看的,只信自己希望相信的,背离了客观,背离了真相。 以个人的得失,好恶评判他人,世事,必然是狭隘自欺之辈。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阅读更多



用户:一步就好

    欧洲大陆的“玫瑰”莎乐美,其出身家族的威望,沙皇都要执信祝贺她的出生,她有五个哥哥,备受宠爱是必然的。她的性格叛逆,不怎么开朗,落落寡和。有次,在教堂,牧师说:上帝无处不在,莎乐美问:那上帝也存在于地狱中吗? 17岁的莎乐美,认识了牧师基洛特,一年的时间里,莎乐美,学习了,宗教,哲学,文学,逻辑学,艺术,戏剧等等,莎乐美对基洛特,的评价极高:基洛特牧师,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人”!(可以称之为人的人,远比想象中少) 基洛特深深被莎乐美吸引,然而,莎乐美拒绝了基洛特的求婚,她说:牧师,我将永远是你的孩子!后来,莎乐美认识了思想家“保尔”,相识不久,保尔就沦陷在莎乐美的思想世界,保尔给好友尼采的信中这样说到:她是一个充满活力,天资聪明,又有点孩子气的姑娘。没过多久,保尔求婚,而莎乐美再次拒绝,说自己是来读书求知的,不是为了结婚。而尼采,据说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折服了,不过,莎乐美对尼采的评价是性格孤僻,相貌平平。接下来的相处中,尼采,保尔,更加深陷莎乐美。尼采的求婚,被拒绝的彻底,坚决。这两位,都不曾想过,莎乐美的的独立和自由,不允许自己成为任何人的附属。莎乐美和尼采,关系破裂,然而,尼采承认,没有任何一个姑娘,让他如此迷恋。在莎乐美的身上,尼采抵达自己思绪的远方。而,莎乐美的精神,在尼采的世界里遨游穿梭,甚至可以这样说,尼采在莎乐美的身上,看到自己哲学思想,在莎乐美身上,用生命所行动着。莎乐美《为上帝而战》出版的时候,她认识了,语言学家,安德烈雅斯,两人思想上很契合,不就,安德烈雅斯求婚,不同于其他人,安德烈雅斯,用生命相威胁,莎乐美同意了,提出两个条件:不能妨碍自己和保尔的感情,不能发生亲密行为,为了能娶到莎乐美,安德烈雅斯同意了,后来,莎乐美,让雅斯跟佣人生了个孩子,两人共同抚养。这两位开放式婚姻。比波伏娃和萨特还早几十年。得知莎乐美结婚的消息,保尔去了和莎乐美避暑的地方,然后坠崖身亡,保尔死前只留下一张字条:求求你,不要再寻找我。莎乐美曾说:我的爱从来不是“庸常的。我所理解的是。莎乐美对爱的认知,具有某种神圣性意味,也就是说,肉体的,世俗的情爱,对她而言,是沉沦。如果无法理解,聚焦她和诗人,里尔克的爱情就行了,21岁的里尔克,深深爱上37岁的莎乐美。她们的爱情持续了三年,友情则直至坟墓。再后来,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开始这位精神分析学大师还不以为然。而后来,莎乐美成了他最重要的门徒之一。在这期间,莎乐美又认识了,维克多陶斯克。比莎乐美小16岁。后来,莎乐美返回德国,这段感情无疾而终。15年后,维克多,在自己的婚礼上,开枪自杀。莎乐美,一生未曾停止写作。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说:毕竟,最好的事情就是死亡。这位比波伏娃更“波伏娃”的女人,该如何评价? 思想,精神,灵魂出彩的女性本就不多,她,绝对是其中一位。 >>阅读更多



用户:一步就好

    我发现,我身边的中产朋友,普遍状态是:他们丧失了,挣钱之外的能力(恰恰是一些收入不那么高的朋友们,还会聊聊俄乌冲突,哈以冲突,聊聊正义与邪恶,聊聊制度的文明与野蛮,)除了挣钱,中产朋友们,对其他任何东西,毫无兴趣!如果和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的话题,永远围绕着人情世故,如何晋升,如何挣钱展开,他们对其他话题,毫无兴趣。他们只关心“现实”,只关心自身利益。他们认为,只有,钱才是唯一价值,其他一切,都毫无价值! 他们普遍焦虑,缺乏安全感,没有兴趣爱好! 他们不断坠向物性! 中产这种人生意义的匮乏和兴趣能力的丧失,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呢? 当我们讨论一个阶层,会暗含一个前提条件。我们会认为,每个阶层都有它对立的阶层,比如富人阶层对立面是底层人,工人阶层对立面是资本家,特权阶层对立面是平民草根阶层。但是!只有我们在讨论中产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对立阶层,他们可能是小老板,也可能是公司中高层,从身份政治的角度来看,中产不属于富人,也不属于底层人,在中产之上,是一群悠哉悠哉,无需努力,也毫无后顾之忧的特权阶层,富人富人阶层,他们就算人生失败,也不会沦为底层。而中产之下,则是一群疲于奔命,勉强温饱的底层,他们就是再努力,想跻身富人也希望渺茫。所以他们大多选择躺平!只有中产,必须时刻努力,才能保住中产,同时,又不太可能变成富人。这种进一步难如登天,退一步万丈深渊,让中产忧心忡忡,他们知道,人生不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从中产到外卖小哥,不过是HR的一封邮件,诡谲的而又无能为力的市场环境变化,一个领导的人事调动,又或者是东窗事发。超预算是常有的事,可是新领导,迟迟不签字,就能拖死你一个小老板,你还投诉无门! 中产人生意义的匮乏与丧失,大多源自于对自身的忧虑,他们大多出身底层,凭借天赋和努力,慢慢跻身中产,他们深知竞争的残酷,淘汰的无情,他们相信。人生就是黑暗森林,风花雪月不能当饭吃,人文艺术毫无价值,活下去。活的滋润些是唯一的意义,赚钱是唯一的安全感。哪怕时刻努力,还是有可能被时代的大潮拍死在人生的后半场。所以,他们不敢懈怠,时刻忧心忡忡! 他们只能把赚钱作为唯一的价值,把自己当成功利性的工具,他们对,文学,艺术,信仰,这些人文的东西,漠不关心,甚至排斥。因为。这些东西,不能给他们带来功利性的增值,甚至,可能让自己陷入虚无…… 在所有的国家,中产都是工商文明的主角,他们个人素质普遍较高,他们本来应该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预示了人生的各种可能。而这个国家的中产,他们人生意义的匮乏与丧失,则昭示着某种普遍性问题,它代表了多元价值观的丧失, 中产,代表了开放社会的健康度,它昭示了,只要一个人有积极的心态和技能,他可以拥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其实,他们还能改变些其他东西,特权阶层,富人阶层,不需要改变,甚至恐惧改变,因为他们正是受益者。底层人又无力改变。中产,是唯一可能!“开放社会”的可能性,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 >>阅读更多



用户:一步就好

    起诉莫言的闹剧,娃哈哈的闹剧…… 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不是经济和物质的差距,而是思维与价值观的巨大鸿沟,全世界适用的逻学和普世价值观被我们拒之门外,一百多年过去了,愚昧对文明的仇恨与抵制,一如既往 ————易中天 这样一段话,招来了漫天的质疑,嘲弄与讽刺。他们无知且无能的申辩道:文明是谁来定义?谁来定义?自然不可能你,也不可能是我,只能是人类共识:专治独裁比奴隶制文明,民主代议比专治独裁文明。全球主义比民粹主义文明,舆论民办比官宣喉舌文明…… 这段话,不仅仅是伤害了一些人的民族自豪感,伤害了他们那脆弱的情感,更是印证了《乌合之众》,他们就像沙丁鱼一样,只有融入跟自己一样的群体,他们才能感到安全。胡适说:比自由更为重要的是宽容! 宽容之所以很难,根本原因是:人们恐惧自由,因为自由就意味着差异,异于自我的力量的加强。每个自由的个体,都可能与别人形成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观念上,行动上,更在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上,充满了一种对立和挑战的风险,于是人们为了避免自身观念,陷入被他者冲击的境地,第一反应不是思考,不是问为什么,不是求同存异,而是阻击!倘若真的让他来写一篇有理有据的说明,阻击的正义和正确性。恐怕憋出脑溢血,也只能说出一句视死如归的话:老子又不是哲学家,凭什么要讲理?不仅如此,这种,对异己观念的阻击力量,还会随着人数的增多而愈发强烈,更令人不安的是,《乌合之众》情绪愈强烈,能被激发出的个体性情就越极端,越狂热,越野蛮,越残忍,越嗜血。以至于那些想要客观思考的人,那些想要中肯一些的声音,见到此状,也只能沉默沮丧,或者是被打倒,淹没,消灭。 由此,我想到了,多年前曾读过的一篇胡适的短文《人应该去过一种新的生活》。我想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开始,去过上这样一种新的生活,多去问为什么,而不是一门心思的,只会用谩骂嘲弄和排挤,来对待不同的异己者,那么我们的精神能力上,是不是就会多上一些宽容的品质呢?胡适说:哪样的生活可以叫做新生活呢?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你听了,必定要问我,有意思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我且先说上一两件实在的事情,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前天,你没有事做,闲的不耐烦了,跑到街上的一个酒店里,打了四两白干,喝完了,又要了四两,再添上四两,喝的大醉了,同张大哥吵了一回嘴,几乎打起架来,后来,李四哥来把你拉开,你气氛的又要了四两白干,喝的人事不知,幸亏李四哥把你扶回去睡了,昨天早晨你醒酒了,大嫂把前天的事告诉了你,你懊悔的很,自己埋怨自己,昨个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这可不是糊涂吗,于是你赶紧上了张大哥家去,作了许多揖,赔了许多不是,自己怪自己糊涂,请张大哥大量包涵,正说时,李四哥来了,王三哥也来了,他们三缺一,要你陪他们打牌,你坐下来打了十二圈,输了一百多吊钱,你回家来,大嫂怪你不该赌博,你又懊悔的很,自己怀自己道:是啊,我为什么要陪他们打牌呢?这可不是糊涂吗? 诸位,像这样的生活,就叫糊涂的生活,糊涂的生活,便是没有意思的生活,你过完了这种生活,回头一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你自己也回答不出究竟为什么,诸位,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的出“为什么这么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生活中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人同畜生的分别主要就在这个“为什么”上。你到万牲园去看那白熊,一天到晚摆来摆去,那就是没有意思的生活。我们做了人!应该不要学那些畜生的生活,畜生的生活只是糊涂,只是胡混,只是不晓得自己为什么如此做,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回得出一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回答的出,方才算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希望,中国人,都能做这种有意思的新生活。其实这种新生活,并不十分的难,只要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就可以渐渐做到,我们所说的新生活。诸位,千万不要说“为什么”这三个字,是很容易的小事,你打今天起,每做一件事,便问一个为什么,试着一两天,你会发现,“为什么”这三个字,真是趣味无穷。这三个字的功用也无穷无尽,诸位,我们恭恭敬敬的,请你们来试试这种新生活。 最后,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么害怕批评?为什么面对批评的时候,如此容易恼羞成怒呢?为什么一言不合就立地为仇呢?为什么说不出个123,却要拉帮结伙扣帽子,恨不得来一场斯大林式的大清洗呢?苏联,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朝鲜,越南,那些斯拉夫……他们的近代史,有没有熟悉感?有什么结论?这些国家的血与泪,也浇不醒民智吗?是呀,浇不醒,谭嗣同的热血,被蘸了馒头吃……小将们的武装带,三千万白骨都可以遗忘的民族,哎!深切体会到了鲁迅的悲观绝望, >>阅读更多



用户:一步就好

    来自波伏娃的警示与规劝! 波伏娃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男性自小就接受独立自主,乃至养家糊口的教育,绝大部分男性认可且接受这种人生,并为之努力。具体表现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奋发图强,懂得储蓄,以求可以养家糊口,可以为衰老,疾病,意外做好应对的准备。 女性的悲哀在于:很大一部分女性,(智慧的,有远见的优秀女性是客观存在的,这里不讨论)没有男性的觉悟,年轻貌美的她们,只要享受就好,她们不奋发努力突破上限,而是,凭借上天赐予的资本,坐吃山空,当红颜不在,她们一无所有,一无是处……她们普遍不具备责任感,她们甚至根本没有“责任”这个概念!她们没有建设家庭的觉悟,只想坐享其成,领包入住!她们不仅没有为孩子,为父母负责的自觉性,甚至于,她们连自己的后半生都不负责任。具体表现就是:月光,甚至透支未来,以维持自己的享乐。她们会说,我花我自己挣的钱,怎么了?(养活年轻的自己算的上自立?)她们普遍不具备忧患意识,她们不会想到,自己会失业,会衰老,会生病,会出现意外。她们没有这种意识。等到她们,开始为后半生担忧的时候,往往已经为时已晚。她们只能寄希望与别人,为她们的后半生买单兜底。可悖论是:有能力的人有脑子,基本上不会做大冤种供养者……所以,她们,剩下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