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七七

    书上林,写子虚,全文共计 4148个字。 都说写“写《上林赋》得心上人,而《子虚赋》告诉我们,赋中无深情,浪漫在人心,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 其实在这摇摇晃晃的岁月里,在这客气冷漠的城市里,不会有人太在意你的感受,生活本就是冷暖自知,世事本来就是遗憾无常,不用太伤感昨天,也不要太执着于过往.......历经沧桑方知平淡最真,看尽繁华才知简单最美,人生无常,阅尽霜华,心安便是归处。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易经》中人生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潜龙勿用 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或者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要积蓄自己的力量。 第二阶段:见龙在田 经历了潜藏积蓄才能展露头角。 第三阶段:终日乾乾 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成绩而得意和自满,时时刻刻检讨反省自己的言行。 第四阶段:或跃在渊 抓住机会努力拼搏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推向最高 处。 第五阶段:飞龙在天 事业巅峰即将来临,人生的指针正处在大展宏 因的好时机上,准备一飞冲天。 第六阶段:亢龙有悔 人知道进退,才能保身保富贵,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 《易经》里的5大人生定律: ①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就会被欲望所吞噬。俗话说:“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满足,这就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源头。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招来的灾祸就会像洪水泛滥,止都止不住。南怀瑾先生曾经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 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人生本该如此,境界越高的人,越懂得节制。唯有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欲望越少,生活越简单,内心越安宁。 ②善良定律: 《易经》 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心存善念,积累的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福报,而是整个家族的根基。虽然善良的人,做事总是不求回报。但上天,从来不会落下一个好人。自佑之人,天必佑之;自助之人,天必助之。 存善心、行善事、做善人,上天也一定会善待你。 命由我造,那是你自己修来的福报。 ③变通定律: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变才是唯一的不变。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瓶颈。只有打破现状,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成大事者要有远见,可以看重结果,不必拘泥于过程。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他路不通,不妨再拐个弯。世上没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死脑筋。遇事不钻牛角尖,只要懂得变通,事情也许没你想象的那么糟。 ④合作定律: 《易经》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 言,其臭如兰。如果两个人合得来,这种团结的力量可以割断金属;如果两个人谈得来,那么说出的话就像兰花一样芬芳。常听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生在世,不怕神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总要找对同伴,相互扶持,路才能好走。 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5等待定律: 《易经》有言:“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 蛰,以存身也”。像龙这样的生物,寒冬时尚且懂得蛰伏。为了今后的发展,默默等待机会,不断积蓄力量。等待,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又焦灼的过程。 期间隐藏着凶险,必须不露锋芒、谨慎行事。在事态没有明朗之前,不能轻易采取行动。俗话说“密云在天,待时而雨”,又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人亦如此,时机不成熟时,我们必须学会等待。 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忍辱; 施人于恩,不记于心~功德; 察人之过,不扬于众~口德;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智慧; 受人之恩,铭记于心~慈悲; #国学易经 #国学智慧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我捡起一片枯叶,抬头一看已进夏,低头一看又深秋,晃眼一刹又是冬,再次睁眼已逢春”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后来遇到的人心里都装着别人 昨天用男朋友的笔记本 在上面偶然发现前女友的一组照片 如果我是20岁 我一定会大闹一场 质问他为什么还要留着前女友的照片 可是我今年31岁了 我默默的关上了电脑 男朋友回来以后 我抱着他对他说今天依旧很爱你 我们下个月要结婚了 我也确定他很爱我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有些人,有些事情,光是遇见,就已经很美好了。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我会单曲循环一首歌,直到听腻为止,我会经常去同一家餐厅,直到吃腻为止,我会偏执的喜欢一个人,直到他不值得为止。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 旧人无需知近况 ,新人不必问过往。 人生聚散,本是常事,因缘而起都是注定 。 一念执着 ,万般皆苦 。 一念放下 ,便是重生。 >>阅读更多



用户:七七

    易经,我三岁外婆就把易经放在我身上,七岁外婆教我学习易经,在我内心深处,易经蕴含了很深的哲学思想,里面的智慧源源不尽,每次接触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时隔多年我亲手抄写易经三卷,再一次温故而知新学习一次易经,现将本次觉得可以拿出来的感悟分享一下,可以一起交流。 易经的本源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总结自然规律,总结规律的发展与衍变。然后通过总结的经验和规律反过来指导人们更好的顺应自然规律来解决问题。易经最大的哲学思想是,世间万物都是阴阳动态平衡,在两极之间来回波动,从至阴发展到至阳,然后再从至阳向至阴发展,如此往复循环。世间万物皆逃不开此规律。 冬往春来,夏走秋至,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观离合,国家的兴起与衰落,公司从默默无闻变成摇钱树再到破产,事物在各自的领域必将遵守领域的规律。易经给予的最大的实用性是,只要掌握所在领域的周期规律,那么就会大大增大了成功的机率。在做事前,首先必须明白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从属哪个领域,这个领域当前处于哪个阶段,是从阴到阳的扩张阶段还是从阳至阴的收缩阶段,如果是扩张阶段则事物正处在顺势阶段,那么,就应该勇敢,努力,遇山开山,遇水搭桥,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如果处于收缩阶段,则说明事物正处于逆势阶段,那么就应该收起锋芒,以退为进,防守为主,重点是将损失与不利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等待下一次扩张期的到来。 “只要我们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家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人人如此,自然合理变通而生生不息。” “只有仁是万事万物的共通需求,仁则生,不仁则麻木而枯死。做人必须不厌不倦,终生追求仁德。所以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人自尊、自重、自律,以提高自主的尊严” “从事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人士,唯有谨慎、敬天,力求合理,才可以无咎。否则有如不谙水性却掉入旋涡中,当然十分危险。” “易经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然后合理地有所变,千万不可以为变而变,变到离经叛道,大家都受害。”  “中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倒好处;庸是用得良好的效果;中庸表示道德实践恰到好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我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 “人的生命有限,原本是一种无奈。人必有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追求永生,又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从择偶开始,慎选婚姻的适合对象;最好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也只结一次婚;恋爱的对象就是结婚的对象,最为幸福;结婚后要尊敬天地、祖先和双亲;夫妻也应该彼此尊重;在性爱之外,也应该有共同理想及兴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居有义;人人重视品德修养,共同以致中和为目标‘重视家庭教育和生活,不能以个人主义者自居。”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人都有自主性,我们应该都应该加以尊重;认为自己和一般动物没有两样,象动物那样活着就可以;或者人为万物之灵,必须有异于一般动物;这种自我定位由个人自作自受,不必勉强也无法伪装。”  “西方人辩明是非,只就事理上着眼,对事不对人。炎黄子孙分是非,必须分到圆满的地步,大家才觉得满意。圆满的意思,其实就是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致产生纷争。我们采取’合‘的观点,’全‘的立场,所以不可能对事不对人。” “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天高明,无所不覆;地博厚,无所不载;人效法天地,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人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思虑习惯,发挥自由的思虑的能力。” “人生下来就有命,一切有定数,不想改变就依定数而行,要想改变就先改变自己。”   个人理解易经还是宣扬中国的古文化,讲究仁义礼志信的做人原则,反对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批判人类对大自然所带来的不良危害,否定了西方文化和现代人的浮躁心理。抄写过之后,感觉自己充实了一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收获也不小。 冬天来了,我一般不太会动,就属于那种比较慵懒的感觉,遇到了合适的人,这个时候就比较适合谈甜甜的恋爱,也不会去做任何工作,在我身边呆够五年的都知道,我冬天都会给自己三个月的冬藏时间安排。这是一个轮回的休止,也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说,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虽无冬眠,但在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后至年前的农闲好好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个阶段都各有重点。该养精蓄锁时,别着急出人头地,该持续努力时,也别企图一鸣惊人。请相信,通往成功最快的路,不是找寻捷径,而是脚踏实地。 易经卷之一✍🏻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