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稳重可靠的人

    因为大前天晚上参与抓捕不听劝阻的羊性人员,现在是密接,被指挥部要求居家隔离三天,哪知道昨天又全城静默五天,不得不延长居家隔离时间。其实也挺好的,终于能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坐在阳台晒太阳,安静的阅读,惬意的享受生活。#生活 #阅读 #自己 >>阅读更多



用户:稳重可靠的人

    《奥黛丽.赫本自传》读书笔记-2 爱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和守护,是彼此的信任与珍视,理解与包容。 想要改变一个人应该是一件非常难,或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外貌和金钱都是锦上添花,一个人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真诚、正直、善良、忠诚、情绪稳定,才是一个人具备的最佳品质。 奥黛丽常说,随着岁月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我们必须不断地去锻炼这种能力,就像我们锻炼身体一样。 感悟:1、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奥黛丽.赫本自身魅力; 2、女性还是需要独立的经济实力才能获取自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可以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和物—奥黛丽.赫本的两次婚姻; 3、只有自己有能力时,才能通过自己的光芒照耀更多的人,善良才能发挥到极致—奥黛丽.赫本的联合国亲善大使身份; 安妮日记的女孩说:“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乐观的天性、博爱的胸怀以及她心中的爱—真正的生命之爱—让她战胜了这种幽闭的恐惧。 奥黛丽相信,这种真正的生命之爱能让人们战胜一切苦厄。 人若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充满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长,而不要向他人抱怨。 请记得,如果你需要帮助,请从现在起善用你的双手。 随着岁月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读书 #随笔感悟 #自己 #生活 >>阅读更多



用户:稳重可靠的人

    《奥黛丽.赫本自传》读书笔记-1 以下为我的一些感悟和摘抄,希望看过的你有所获益: 什么是贵族的灵魂? 是优雅的气质,富足的内心,洁净的品格,温软的情怀,独立的意志,坚韧的生命力;也是自强、自爱、自律,高于一切的美德与修养。 现在的很多人也是如此,也会同时与很多异性相处,权衡利弊之后再选择跟谁在一起。希望我能遇到那个一心一意不顾一切都想在一起的人。从古至今,道理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演。拥有美貌,高洁,温情,善良的传世女神奥黛丽.赫本,也不一定幸福,不被珍惜就是不被珍惜,与才情,金钱,地位,品德,美貌无关。那这是为什么呢?我想那些权衡利弊,同时谈多个对象的男性同胞需要思考一下了。 浮躁的社会,当下的人们太注重虚华的东西。正因为内心的贫瘠,精神的空洞,认知的短浅,导致了认为只有在外在的一切才是真正该去追求的东西。可不知外在的只是过眼云烟,只有自我丰足时,你才属于真正的自己。 赫本有着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她心中充满爱,爱不是占有,而是克制。爱的本质是无条件地给予,而非索取和得到。爱是理解,理解后就明白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只做自己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当自己的行为无法得到别人的回应,那么要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而非怨天忧人。爱别人的前提,首先是懂得爱自己。爱自己,内心充盈着爱意。对别人,不会趋于欲望化。成熟的爱来自于两个独立的人,是主动的,不是互相交换的,把自己内心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分享给对方。 成熟的爱是能在爱里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而成熟的被爱亦是如此,能在爱里呵护和体谅对方的尊严和个性,如此应合,方为对等之爱。这是多少人最初的初心,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坚守最初爱的能力,我只能在不间断的文字学习中汲取力量,尽量做到知行合一,但愿自己一如既往,善待世界,热爱生活。 我一直记得那一夜,旁边二栋七楼的老奶奶因为老伴得新冠暴毙而跳楼,面对残酷的疫情和现实,听着她的惨叫声到奄奄一息的呻吟,我们只能在窗口边默默的流着泪。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心智成熟,没有太多情绪 ,早慧不如阅历,我现在的年纪还依旧不成熟,我虽不是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但是我很清醒,断舍离,永远往前看,不回头,大方的为心动买单,三观正,先了解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享受独处,感恩亲情友情,永远相信爱情,珍惜当下和眼前人,希望自己慢慢成长吧。 人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真正的成长,成长也永远都是自己的。没有看赫本自传之前,以为她自始至终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贵族小姐,天生丽质,简直就是完美的天使下凡,看了自传后才真正的了解她,打心底里喜欢她、钦佩她。她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人,凡是我想要得到的,我只能愚笨的,一步一蹴的,脚踏实地的同时也不忘仰望星空。 爱是动词,爱是尊重和信赖,也只是过程,莫问目的。我从来没有后悔对任何人好,哪怕是错付,哪怕被辜负,哪怕撞南墙…” 无论男友家境多么优渥,女孩子都要精神独立、经济独立,不要因为任何人折断梦想的翅膀,躺平的时光会逐渐磨平所有人的棱角。容颜易逝,当青春逐渐老去,又没有一技傍身,人生得多悲哀。千万不要完全依靠男生,要做个人间清醒的女孩子。 转:这是变相的控制一个人呐,但是往往很多人,却会觉得对方是太爱自己,想要自己留在他身边,而且对方的条件也可以让自己以后衣食无忧,从而舍弃了自己的事业,也失去了自主权。女孩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无论何时都不能舍弃自己的爱好、事业、社交,不能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另一个人手里。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想要的,别人给的都只是暂时的。 幸福依赖于另一个人身上,当他离开你时,你就一无所有了。 人都是喜欢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或事物,只有自己保持优秀,才能不会随时担心另一个人的离开,也不会因为另一个人的离开而感到伤心绝望。 复杂的世界,简单纯粹,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不道人短长,做真实自我。 我发现很多人都活在表层,没有意识到生命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我也是白活了这么多年,如今才意识到生命的美妙,世界的美好,还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全情投入,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偶尔的不顺,偶尔的的挫折和磨难,都是人生的经历,好好去品味,去理解接受。任何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逃避不能放弃生命,或终年顾影自怜,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又或是常年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这些都是对生命的过度浪费。也会让你与美好无缘。 为什么名人的婚姻难以持久和忠诚,就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出色了,有很多的追求者。而结婚久了彼此慢慢厌恶对方,这时有个更年轻漂亮的追求者你很难不动心。不要说什么生活中很多夫妻白头到老彼此忠贞,那是因为受到的诱惑少。人性真的禁不起考验! 所以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去了解对方,避免落入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忠于自己,也要看清人心。时间是人品的试金石,不急着确定关系,不急着走进婚姻,最起码谈上它两年再说。#读书 >>阅读更多



用户:稳重可靠的人

    《奥黛丽.赫本自传》读书笔记 初次知道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是在高中看过的语文素材书里,上了大学在电脑上看了她的《罗马假日》,后来与她开心的一起重温了《罗马假日》,她特别喜欢赫本,爱屋及乌的我也对赫本慢慢的产生了想了解她的兴趣。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位出色的好莱坞明星,读完这本书才了解了她在二战中亲眼目睹至亲被枪杀、显赫荣耀的贵族家产和财富被掠夺、为活命差点病死和饿死,她所做的慈善事业拯救了数十万儿童以及她一生经历过如此多磨难的爱情经历,两段失败的婚姻和终身相伴到老的罗斯特、纪梵希。 她的优雅,从容,灵动的姿态,坚韧不拔的性格,待人亲善,友爱的品质不仅表现在她的一部部作品中,荧幕上,舞姿歌声中,更在她美好的心灵中。 她追求爱却也更愿意付出爱,童年的经历让她后半生致力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更多灾区,战区发声,给那里的儿童带去温暖与帮助,在她去世前的最后一段话中家人问她有没有遗憾,她仍微笑的说谢谢你们,我的一生没有遗憾了,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儿童要受苦……心中有大爱的天使啊,她有感同身受,悲天悯人的能力,在生命的最后还记挂着受苦受难的战区儿童…… 她童年缺少父爱对她以后人生的爱情,婚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她的事业多么成功,名声多大,她只想做一位普通的妻子和母亲,过着平凡安稳的生活,她在两次婚姻中都很爱很爱对方和家庭,也付出了很多,包容和退让。 可她的两任丈夫却不是一如既往的爱她和像她一样爱对方那么多。第一任丈夫一方面基于妻子名头比自己大,心中不平衡,又一方面逼迫妻子接不喜欢的电影……第二任丈夫很喜欢在妻子的光环下让自己出名,又放荡不羁,不加约束自己。赫本曾说,我不害怕老去的容颜,却害怕没有爱的婚姻,婚姻确实不是爱情的筹码和保证,直到她在暮年遇见她亲爱的罗斯特,他懂她,尊重她,敬爱她,支持她,爱护她,陪她走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段路,虽然他们并没有结婚,但在心中却是那么的安定,脸上那么的幸福…… 肉身会沉睡,灵魂会飞升,唯有爱,不朽于时光,无止无境。——奥黛丽.赫本 经历过战争残酷,她更向往和珍惜和平;芭蕾梦破灭,却又坚强的另一条路;明星光环璀璨,却渴望拥有一个平凡的家;两段婚姻的失败,让她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一生信仰爱与和平,她是天使,她是赫本。 每当人们谈起她都会想到:“这里有一位天使,她曾路过人间。” 最后,以奥黛丽.赫本创作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魅力的双唇,源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可爱的双眼,源于善于捕捉别人的优点。 苗条的身材,源于乐意将食物与饥饿的人分享。 美丽的秀发,源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优雅的姿态,源于习惯与知识同行。#赫本 #读书 #随笔感悟 #生活 #自己 >>阅读更多



用户:稳重可靠的人

    防疫值守期间让我明白过程就是奖励! 放之于生命中整个旅途中来看,每段阅历都是人生的奖励,特别是苦难的过程,毅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塑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彰显。这句格言给我的感觉是给了我看待学习与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奖励,我不必去追求其他方式来让自己放松,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奖励啊。所以,不管在生活里还是工作上,我应该要调整心态,学着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执着最后的结果。#自己 #感悟生活 >>阅读更多



用户:稳重可靠的人

    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由于字数限制不能完整介绍阿德勒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建议自己去读。) 我很幸运,在低谷的时候邂逅了这本书。本书由在当代并不常见的对话体写就,书中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来分层次的慢慢展开和深入阿德勒的心理世界。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产生诸多的质疑。很多时候,在阅读中甚至会强烈地感觉到,我就是那个不断发问的年轻人。比如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青年:您是说我的人生决定于此时此刻? 哲人:是的,因为根本不在于过去。 我就认为目的论太过于绝对,虽然目的论是很积极的思维方式,对于自己来说很有积极意义,可也不能完全忽视过去的影响,也许可以通过弗洛伊德的过去原因论找到影响自己的原因,然后用目的论修正自己。归根结底原因论和目的论其实只是两种思维方式,根本没有什么对错方式,根本在于哪条更适用于你,更能帮助你以后更好更幸福的生活。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你,可你依然可以改变一种思维方式,在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用目的论来思考问题,换一个角度,人生就多一种解法。 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如下: 我只要自己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 幸福即贡献感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也就是说,①所说的“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另一方面,②所说的“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课题分离: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一件事情最终由谁获益或承担责任,那么这件事就是他的课题。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 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具体的行动: 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化为对他人的关心。 ①把过剩的自我意识转为察觉他人难处 把“我在别人心里是什么样” 转为“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②“我是否关心你”是我的课题,“你是否接受我的关心”是你的课题。 我去关心你不是为了获得你的认可,而是我想去关心你。我不会因为没有得到你对我关心的反馈而失望,同时我表达了我想表达的关心获得了幸福。 怎么形成共同体感觉呢? 逻辑循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他者信赖:有条件的选择人,无条件信任别人。 他者贡献:通过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共同体中获得归属感。 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有以下三点: 1.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2.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3.他者贡献: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总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 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 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同时注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主动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 共同体感觉:关心在乎别人就是会得到幸福和开心。不要去想付出有没有回报,关心有没有回应,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你打我还,而是抱团取暖。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可以属于多个共同体,当在某个共同体中没有感受到归属感时,应该向外看,而不是退回到自己的世界。 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横向关系就是虽不同但平等。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由很多个当下的事和点组成。(我认为比较片面,目标感与当下的此时此刻,为什么会是分离与对立的?在我看来,他们是统一的,将来的人生的确是一张白纸,但如果我有目标,将这张白纸也可以按照我自己想要的,将它填满,这又有什么不对?)#阅读感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