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rielly发布时间: 2025-01-11 14:13:38 浏览:35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之前自己创业的时候,经验不足,前期标杆模型还没有跑通,就着急置办场地装修等要素,整个创业做的特别的重,早期又没有太多收入与回报,导致资金链断链,最难的时候自己跟两个合伙人人均负债200万。 不过那段时间,有一个浙大学长一直在支持我们,甚至是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好在后来自己快速调整心态,安抚好团队情绪,分析出具体问题,据此调整商业画布布局,最终一年后扭亏为盈,还上了学长的钱,也让自己在退出与股份套现后,能从负债200多万变成了盈利100多万。 那段创业经历,承蒙了不少人帮助,身边自然会有一些朋友同学好奇,为什么自己做事的时候会有一些人愿意帮助,而他们做事情怎么求人别人都不愿意帮忙。 本质上,有人愿意帮助你做事,核心帮的不是你,是你背后的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没有势,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帮的,因为没有势,大概率是大炮打蚊子,天大资源都做不成事,对于帮你的人,就没有回报,浪费资源还要承担风险。 商业的世界里讲的从来不是帮助,不是你跪下求人帮你,也不是你酒局上你总是干杯,让大哥随意,变相的跪下来让人帮你。商业的帮助,底层逻辑是互惠共赢,是借力,而想要借力,第一步就要顺势。 99%的人做创业,在最初机会选择时期就没有系统性思维,并不会由上至下做思考,往往是由下至上做选择。那什么叫做由下至上做选择? 比如你家旁边开了一家包子铺,你看包子铺每天人流涌动生意很好,看着很赚钱,那就自己也想开一个。但此时你根本没有去思考包子铺所属的产业未来能不能走的远,产业中的赛道是不是最终可以存活,就只看到了包子铺不错,甚至只是这一家不错,你就想要也开一个,匆匆入场。 概括一下,由下至上的思维模式,就是基于一个莫名的表象机会,盲目自信的做一下,一做下去才发现,背后的产业赛道根本不对,往往那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首先不是每个产业,每条赛道都有终点,没有产业思维,就看不到一个产业会往哪里走;没有赛道思维,没有比对,就会在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黑。 产业满足共性范围需求,赛道结合具体场景方向。比如洗车产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共性的洗车需求,赛道结合具体场景,可以是上门洗车,街边洗车,还可以是自动洗车房亦或是地下停车场洗车等,每一条不同的赛道背后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产业链。 地下停车场的洗车房,产业链上游是地产商,街边两侧的洗车房,产业链上游是底商,不同赛道业务结构完全不同,所具备的前景、所需的营销方式和推广方式自然也会完全不同。 选好了产业与赛道,随后才是扮演这条赛道的产业链中具体哪个环节,比如洗车产业自动洗车房赛道产业链,是做产业链中的设备环节,还是机械加工环节,还是开门店的环节,还是做营销环节。 创业者需要以终为始,在一开始根据现状与趋势,确定好想要做的产业与赛道,再选好赛道里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好的产业才有好的赛道,好的赛道会让这一条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有钱赚,这就叫做顺势。 有了顺势,借力就会变得更轻松,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你一起做,比如你有产品生产的核心能力,他有仓储物流的核心能力,另一个人有加盟连锁的核心能力,还有人有线上线下电商分销与品牌策划的能力,我是挑头的,几方凑在一起就能变成一家新公司。 不少创业者总埋怨市场不好,市场再不好还能比六七十年代不好么?市场还有,但会干活的没几个,做个事情什么都要自己掌握,供应链自己搞,加盟电商报班学,仓储物流自己几千万的投钱造,等你要素置办齐了,黄瓜菜都凉了,典型的想喝牛奶,非要先却跑去养奶牛。 背靠趋势,就能有大力量帮助你趁势而起;学会借力与整合,就能让趋势真正的落地,这是一套完整的创业方法论。#创业 #商业思维



评论:
Nava: 感谢
做最真的自己: 感谢老师分享
不吃鱼的猫🐱: 有没有什么📖推荐?我跟着学习一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