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宁愿少吃肉 让阳气好好升发
#中医师 过了立春,不管温度多少,气就已经不一样了。哪怕冷,也包含一种“生气”。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发就是发芽了,生发。这时候,气的趋势是往上走的,就像人长出头发的感觉。
发于哪呢?发于陈,陈是指过去攒下来的东西,如果没有陈,就没有后坐力。没有后面的营养支援,就发不了。所以强调人在冬天一定要养精蓄锐,才能把积下的好东西留到春天发。冬天滋补身体可以吃的好,而春天是消化的季节,是把冬天储存下来的营养转化成气血、精神能量的时候。
因此,具体到饮食方面,春天不是吃肉的季节,而是吃青绿色植物的季节,也是吃种子的季节,而粮食就是种子,这些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蔬,同【疏】,可疏通气机。很多人都知道吃点粗纤维能通大便。蔬菜对应我们的肝,而肝主疏泄。肠道堵了就好像河道淤积住了,但是肝气、肝血一来,哗,被堵塞的肠道就被打通了。
我们平时要多鼓舞肝气升发、疏泄,而能增强肝气生发和疏泄功能的就是绿色蔬菜,或者是植物的枝叶,它们能消化掉我们在秋冬攒下的油膘,或者进补时累积下来的那些油水。
春天对应的季节就是肝。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处于身体中央,是升降的枢纽,所以把脾归属为土。肝脾不分家,在中医里是需要一起调理的,饮食和情绪密不可分。食疗粥是最为养护脾胃的,也是可以升发的种子,既容易消化又不造成湿,配合增加绿色应季蔬菜,减少吃肉类,适度吃主食,这就是春天的饮食结构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