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真的可能吗?情绪化,也许不是你的错。
现在有个非常流行的词语叫“情绪稳定”。工作中要自己保持情绪稳定,找对象要找情绪稳定的,等等等等,可是我们真的能保持情绪的绝对稳定吗?
研究表明,情绪是人进化的的产物,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本能,是与社会互动重要元素,比如我们和siri,小爱同学讲话,他们也能做回答,但是他们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情绪的反应。
情绪是对方什么都不用说,也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感受出来,如果没有情绪,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交流;
它就和音乐一样,是我们能看得懂,感受到,是跨种族的。
情绪的产生引导我们做出反应只有0.004秒,外在刺激让大脑产生认知是0.4秒,情绪比认知要快100倍
猫猫狗狗恐惧会哆嗦,情绪是和生存息息相关的,愤怒血液会往上走,害怕血液会往下走。当对面的人朝你做丢东西的手势,你的第一反应是闪开,之后才会发现其实手里没有拿东西。
所以情绪不是靠意志力和认知来控制的,我们经常听到说“不要难过啦,不要生气啦”这样的话,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不产生情绪,是不可能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要做情绪的奴隶呢?也并不是这样的,当我们产生了情绪,是可以尝试自己调节的,那些所谓“情绪稳定”的人,可能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也可能是习惯性的掩饰或者忽略,我们要从多方面辩证地去看待,不需要一味追求苛责自己没有情绪,“情绪稳定”,而是尝试去觉察、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评论:
破妄: 我比较偏爱忽略情绪,最近一俩年也在感受自己忽视的情绪,我理想中的自己是那种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或者别人无法看到我情绪的那种人,有点矛盾。[吃瓜]
作者: 这么努力的隐藏掉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原因呢?假设和别人展露自己的情绪,会有怎样的后果[摸摸]
破妄: 因为从小到大环境就教会我情绪大都是负面的,只会带来“麻烦”,可能长大后发现没那么“危险”,但是这个时候又发现情绪可能只会带来“效率”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