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天地过客发布时间: 2023-01-23 12:26:37 浏览:8 次 发布地: 泉州市 天气: 晴

        九紫运(三) 经济周期遵循的天文学规律是什么? “三元九运”是表达一个时间周期表。先解释一下字面意义,“元”就是开始的意思,比如新年1月1日我们叫元旦。“三元”就是三个开端,那就意味着有三个循环。那每一个循环是多久呢,是60年,也就是“六十甲子”,那三元加起来就是180年。“九运”就是指有九个运程,也就是将180年分成九个运程的话,每个运程就是20年。 字面意思说完了,那“三元九运”到底是指谁的时间周期呢?为何每一运是20年,每一元又设定为60年呢?这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经过不知道多少百年总结出来的一套太阳系各大行星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周期性规律。 在整个太阳系中除了太阳,古代天文学家们最重视的行星就是木星,古人称木星为“岁星”,一岁就大概指一年。而古人发现木星绕太阳一周约为12年,由此就派生出我们耳熟能详的12生肖,所谓的太岁就是每一年值守的生肖,人们常说的冲太岁就是指你自己出生年的生肖与这一年值守生肖相冲了,这个相信大家都懂点了。 那么古人为何会如此重视木星的运行周期呢?因为古人经过无数年的研究发现木星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低估的。现代天文学表明,在太阳系中,木星的质量是最大的,其它八大行星总质量加起来还不到单个木星的二分之一。木星的体积和重量仅次于太阳。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重量是地球的318倍。 我们仅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知道,这颗行星离地球这么近,质量如此庞大,对地球的影响有多大。现代西方科学家也非常重视木星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美国太空总署的研究家S·普奇曼和英国科学家F·葛里宾,就曾提出了“木星效应”理论。 古人第二重视的行星是土星,在太阳系中土星的质量和体积都仅次于木星,对地球的影响力也较大。土星的直径是地球的9.5倍,重量是地球的95倍。土星与木星的交会周期为20年一次。“三元九运”中每一运为20年的周期就是由此而来。当此二星相会,并同居于地球一侧时,由于引力的变化,会对地球产生极大的影响。 土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0年,而木星公转周期12年,它们的最小公约数是60年。这就与“三元九运”中每一元为60年(即六十甲子)相吻合。最后,三元九运的大周期为180年,这正是九大行星交会周期。每经过180年,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就会同处于太阳的一侧,分布成一个小扇面,形成九大行星会合,古代天文学家称其为“九星连珠”。 真是太佩服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了,他们的观察条件如此简陋,仅凭肉眼的观测和漫长的时间等待,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的积累,终于把这套规律研究出来,确定了“三元九运”的社会运行大周期,成为中国传统国学的宝贵财富。 过去20年,房地产为何如此繁荣? 由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我们处于下元八运,直到2023年结束。怎么通过三元九运来看经济运行状态呢?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运程中所主宰的五行属性。八运的五行是属土的,与土有关的行业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为房地产业。 自2004年进入八运以来,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就是房价一直涨涨涨!无论国家层面如何调控地产,经济学家如何唱衰地产,它就是一路高歌猛进,每一次短暂的调整都迎来了下一次更猛烈的上涨。房地产一度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前些年中国富豪榜中的前十名,大多数都是地产大亨。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如今属土的八运即将走完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两年富豪榜中地产大亨的排名有些微妙的变化?哪些产业的新锐们即将不断涌进富豪榜呢? 未来20年的财富爆发机会在哪里? 下一个元运——九运,将于2024年开启。九运五行属火,火是文明的象征。而当前时代最能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就是科技。所以科技无疑将会成为中国下一个支柱产业,5G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无人驾驶、3D打印这些产业将会造就中国无数个科技巨头。 其实在八运和九运过渡的这几年,国内经济政治各方面就已经有很多反映趋势的变化了,比如人工智能近几年开始成为投资人追捧的热点,华为的5G通信已经开始向全球布局,又比如中国资本市场也顺时顺势地开设了科创板,为未来科技产业发展打开一扇的资本大门。可以想见,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必将在下一个元运中迅猛爆发,势不可挡! 除了首当其冲的科技产业,还有哪些产业将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呢?五行属火的产业还包括了文化教育、艺术创意、影视传播、网络通信、能源动力等等,大家应该已经能窥探到未来的发展场景了,网络知识付费将越来越盛行,教育培训遍地开花,中国影视迎来黄金时代,大家会更热衷于旅游消费,移动互联网产业将无孔不入,人们的生活形态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评论:
知道医易点: 很好奇古人咋看到这些行行的,并知道它们的运行规律[捂脸哭]
知道医易点: 行星
: 大神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