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时候提起内卷这个话题,听身边一起做项目的年轻小同事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确实需要“卷”啊,不然人这么多凭什么机会就给到我们呢?“卷”的意义就是让他人意识到我们的价值”。
我听完之后真的气不打一处来,我就想问这些人到底在接受什么样的价值教育啊?个体的价值评判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卷”这种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啊?为什么我们的价值展示要通过重复地做无用功来得到展现啊?不觉得很可笑吗?这种“卷”本身就是在加速无意识的恶性竞争啊?最后痛苦承担的是参与的每一个个体,不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不论是员工还是领导,为什么要认为这种痛苦是习以为常的呢?
而且我发现从小到大以来,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把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以此来达到自我麻痹和安慰的目的。他们有些时候不是不清楚“不合理之处”,只是他们实在是无法反驳或者直面这种不合理,又不甘于接受现实,只好进行一种自我催眠式的讲述。
于是“内卷”就不再是一种“迫不得已”,不再是人人疲于奔命的长跑,而逐渐他们被内化成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再身体力行地传递下去。人们再也无法意识到疲惫的来源,一切都很“合理”,所以一切也无从怪罪。
所以只好怪罪自己,不断地陷入自我质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够“努力”,为什么别人可以自己就是不行。
于是外部的问题再次内化,最大的倦怠袭来,我们根本无力抗拒。那是一种精神上惯性的“遵从”和“排斥”,我们在这两相对抗的张力之间,耗尽所有的力气。
所以真的,朋友们,不要去合理化那些不合理的东西。不要听信他人的宣扬,尝试找到你内心的感受,不论是疲惫、倦怠、痛苦或者挣扎。我们当然需要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苟活,但我们不要顺滑地接受这一切。
因为接受就意味让渡,而让渡是一切崩坏的根源。
关键是“自我催眠”如果仅仅停留在自我的层面上也就算了,最多是一剂安慰药。但总有人将这种“不合理的合理化”去宣扬出来,给身边的人或者下一代人,而没有形成自我构建的年轻朋友们,一旦接受了这种“合理”的设定,一旦得到了前辈或者更高处者的肯定,就好像真的找到了价值似的。于是“内卷”就真的成为了可以源源不断无限循环的齿轮,这种动力自上而下地欺骗,再由下而上的驱动,直至每个人都身涉其中。

评论:
starry night: 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和你不同的观点呢。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谁也没必要说服别人啊
作者: 我也只是分享我的看法,这种“卷”,我自己不接受也不让渡,我不觉得这种情绪和文化是正确而已,也顺应的记录一下此刻情绪。
Hatepeople: 也有可能他是为了讨好你才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