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助》:去DEI时代的文化强心针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美国南方,就是托尼和唐(《绿皮书 》的两位主人公)都不敢轻易踏足的地区。主人公斯基特,一位敢于为黑人群体发声的白人记者,以及艾比琳和米妮两位敢于发声的黑人女佣。
在六十年代的白人群体中,盛行着雇佣黑人的习俗,我斗胆的猜测一下,其原因一是体现了白人群体的高度社会责任和价值观念;二是他们自身骨子里不愿意去承担他们自以为“低贱”的工作;三就是他们自以为是“高贵血统”了。如今看来,很多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但放在《相助 》的时代,依然是黑人群体的苦难时刻,他们能够找到工作也只是佣人、司机、工人这样的基础职位。
当然故事最后斯基特凭借《相助》一书赢得了优秀的工作,并和母亲就女佣一事冰释前嫌,艾比琳辞去了工作转行写作,米妮也找了能够平等看待自己的家庭,但电影里没讲到的是斯基特在成书之后,经历了超过六十家拒绝出版的尴尬境地,电影没有展现这一段经历,难道不也是一种对反歧视的抗拒吗?
随着川普上任在即,漂亮国的各大公司开始中止或缩减DEI计划(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拿白话来说就是取消公司对性别、种族、年龄、宗教、性取向、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的接受度。可以想象,新一轮合法合规的歧视又将出现的漂亮国的社会里。
不过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许像《相助》这样的优秀作品反而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扫目前文学市场的政z正确和平庸至极,只是他们面世的难度可能又要变大了。






评论:
AI苟蛋: 电影好看,下次一起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