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沙子发布时间: 2025-01-15 04:00:30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读完,感觉心里很沉重。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地鸡毛》,《围城》。 这是一本碎碎念,可正是因为细碎,我们可以在里面窥见自己的生活,它是如何言不由衷,又是如何无从提起,最终变得沉默,又是如何在一夜一夜之中困扰着我们,无法安眠。 瓦莱里娅的母亲和她的关系,也像极了她和她女儿的关系,控制,嫉妒,不安,恐惧。她的爱情,也是她自己想象的,就像最后她写的,她和圭多的重合点,就是罪恶和金钱——她并不了解他,他也是,他们的情感不过是生活里的一道调剂品。 她在时代中迷失了自我,这个母亲是没落的贵族(也许是),女儿是新时代思想的开拓者,而她夹在中间,自我意识觉醒,转身又投入了时代的洪流之中。我看到了一个自己困住自己的人,她不会去威尼斯的,她绝不会去的,因为她没有勇气推翻自己,威尼斯是一个向往,去了又能如何呢? 她短暂的窥见过自己,在镜子中,她的美丽,即便年龄43岁了,可她依旧年轻,美丽。她写道克拉拉,只有一小部分,克拉拉放弃了追逐和维护爱情,克拉拉也羡慕女主的坚定,我也羡慕过,在琐碎沉重的生活中坚忍,是如何艰难并需要多大的勇气——可是人,有的人能够面对不确定性表现的能够忍受,有的人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能够忍受。两种生活,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而已。 文章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米雷拉,她年轻,有自己的思想,坚定的捍卫自己的意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很难说她和她的情人最后是不是也是一道围城,但她的性格,也许最后她会找到平衡,在生活和自我之中。她聪明,也带着一些智慧,还有不屈服。瓦莱里娅最终没有能够控制她,相比较很多绝望的母女共生关系,瓦莱里娅的控制欲不算强,她只是有她自己的弱点。 生活的一地细碎,丈夫的中年危机,自我的窒息感,经济窘迫,儿女有各自的想法,这就是中年人的现实。可是不管如何,睡了第二天生活还是要继续,一个烦恼接着一个烦恼,这就是人生。瓦莱里娅什么都知道,她的意识在短暂的觉醒以后,又自我选择了熄灭,她最后说,最后会躺在冰冷的白色石头上,上面写着“瓦莱里娅”,只有死了,这一切才会停止,而即便死去,也在他受别人评价“她是一个令人尊重的人”。她放弃了。 佛说“无常即有常”,生活即是如此。我不会放弃,哪怕人生如此艰难。读书照见自己,也照亮自己的路。 以上。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