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宇宙中心的海森堡发布时间: 2024-04-08 15:45:55 浏览:2 次 发布地: 南京市 天气: 晴

        《哈姆雷特》 BV1zD421j7gp “新现实主义需要利用身体引起惊奇,从而把生活的残酷和现实的苦难搬上舞台” 这句话是奥斯特玛雅对自己现实主义的阐释,这也是他在这版《哈姆雷特》中施行的准则。 《哈姆雷特》甚至整个莎士比亚剧作在我的个人喜好中都排不上前几名,但是对奥斯特玛雅的《哈姆雷特》我绝对不吝赞美(为了找资源再看一遍甚至给一个up充电了hhhhhhh笑死),他在剧作中做的并非是对文本的撕裂和背弃——即现在常规概念下的“先锋”元素(非贬义)——而是忠实于文本本身为每一句话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因此虽然舞台上充斥着激烈的动作、换装、b-box、杀戮、摄像机影像,并且与观众进行了不止一次的互动,但这并不能被简单地叩上“先锋”的帽子。(奥斯特玛雅在访谈中也提起过对于解构和文本碎片化剧作的反感) 和nt live卷福的版本或者人艺(无论是林兆华的还是浅利庆太)的版本比起来这版《哈姆雷特》最直观的特点就是脏,整个舞台铺满了泥土,甚至是被花洒淋湿的泥土,演员会将泥土抹在脸上,会将整个人埋在土中,一场下来演员的衣服、鞋子、王冠、重剑、手臂、脸上全都是黑色的泥。对于哈姆雷特的角色选择这种从原作中墓地意象延展舞台布置本身就是对莎士比亚作品和旧有的莎士比亚剧作演出规范的祛魅(类比到国内很像是孟京辉对茶馆的尝试,但除了祛魅之外孟京辉极其激进地拆解了原有文本,那个的确是先锋戏剧)。 对传统莎士比亚演剧方式的祛魅其核心目的就是解放演员对动作和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人物的对白和独白几乎是毫无分别地纠缠在一起,但那个时候又缺乏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就使得直接看剧本或者看传统莎剧表达时会很累,尽管那些语言的确有着繁复的魅力与智慧但是这让人物变成了一个个无时无刻不在高声自言自语的怪胎(从这个角度看莎翁的现代性远远不如契诃夫!暴论hhhhhhhhh),而奥斯特玛雅做的正是对这一现象的简化,哈姆雷特在疯癫时的话语伴随着其扭曲的面部表情和把餐盘当做dj台的怪异举动,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的拒绝与他将她的外衣剥下按在泥土中同步进行,哈姆雷特在看到叔父祈祷而无法下手时观众会亲眼看到他挥出了宝剑推倒叔父又快速自嘲离开……人物的独白和对白,心理活动与动作在这一表达方式下形成并置,其结果是这一疯癫的形象比起莎士比亚原作中所描绘的竟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整个戏最吸引我的还有摄像机和话筒的置入,看过的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剧场在纯粹把影像作为一种信息增量的途径使用,可以但是非常低级。奥斯特玛雅的《哈姆雷特》中的影像和话筒明确指涉出一种权力关系,一个演员在念台词是话筒是在自己手中还是被他人传递还是从他人手中抢过完全对应了角色当下的权力状态,通过影像则同时将观众拉入了这场权力游戏之中,观众被迫直面哈姆雷特的独白、老国王的灵魂、奥菲利亚的溺亡……并在其中逐渐适应旁观者这一权力最高的地位,中间则被观看《捕鼠器》的桥段中断,根据剧情观众合法地成为被审视的对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在想如果有个观众受不了起身离开将是绝杀hhhhhhhhhhh) #戏剧 #哈姆雷特



















评论:
魏紫瑶: 我看过电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