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乘风之翼发布时间: 2025-02-09 12:46:20 浏览:5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江山如此多娇 ---古城古街:昆明老街(6) 文明街空间的历史可追溯到 900 年前大理国时代,后来历经朝代更替,现存的空间格局基本定型于清代。1683 年云贵总督把旧的云南府改建为总督署,即现抗战胜利纪念堂。随着总督府及周围衙门的设立,联通各官邸的道路应运而生,空间格局呈现“工”字型。总督署正对大门的街道称为“甬道”,即现今的“甬道街”。 “甬道”也称为“官道”,在古时是官员进行礼仪活动、进出总督衙门的正式通道。一般的平民百姓及官阶较低的官员只能走两侧的小巷子,由此延伸出了甬道两侧的东卷洞巷和西卷洞巷。总督府东侧是藩台衙门,西侧是巡抚衙门,从总督府大门口连接藩台衙门和巡抚衙门的街道分别称为“东院街”和“西院街”。 此外,在甬道的南面还有粮道署、盐道署、巡警道署,几个衙门都位于粮道街上,呈东西走向。以总督衙门、藩台衙门、巡抚衙门、粮道署、盐道署、巡警道署六个官署为六个点,东、西院街和粮道街平行,甬道街居中连接两条主街,这样便构成了文明街最初的空间形态。康熙二十七年,云南的统治者设立了南国文明坊,而文明街正好与此坊相对,故得名“文明”。文明街与甬道街平行,整个空间呈“井”字型。后来由于几个主衙门的位置基本保持稳定,主街道也随之保留了下来。 1911 年农历九月初九,昆明爆发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布云南独立。为了庆祝“重九起义”的胜利,几条主街道在那时更名。东院街更名为光华街,意在光复中华;粮道街更名为景星街,取吉祥福瑞之意;南大街更名为正义街。此后,街道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旅行 #独自旅行 #街拍 #游记 #昆明 #摄影 #《旅行日志》









评论:
My secret love: 您回深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