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静取心发布时间: 2024-02-04 10:20:41 浏览:8 次 发布地: 南京市 天气: 晴 #漆器 #犀皮漆 #线上逛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8000多年前两件木器含有人工漆 新石器时代已有髹朱色的漆器。 商周时期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并用松石、螺钿等作镶嵌花纹。 战国的漆器品种和修饰技法都有了很大发展,胎骨种类完备,是漆工史上的重要时期。 汉代漆器产地更广、数量更多、传播更远,流行嵌贴金银箔花纹漆器。 魏晋南北朝花色繁多,制作精良。 三国吴已出现犀皮漆。 唐代的金银平脱更加华美,后代盛行的剔红出现。 宋代以漆器制作精良著称,一色漆最为流行,质朴无文的极简与雕饰华美的极繁交相辉映,有着极精美纹饰的堆漆与镶嵌、戗金与填漆相结合的漆器。 元代张成、杨茂等漆工名匠辈出,此期以剔红、剔犀、戗金著称,达到历史顶峰。 明代是中国漆工史上又一次有重大发展和革新的时代,髹漆工艺至此大备。多种技法和不同纹、地的结合,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 清代前半叶大规模继承了明代髹工,由于宫廷的喜好,漆工更趋繁琐,清末因国运衰弱导致各种工艺全面衰退。 犀皮漆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漆器种类。犀皮,又作犀毗、西皮,近代南方称菠萝漆、波罗漆,北方称虎皮漆,均指颜色斑驳夹杂,而表面磨平有美丽而流动纹理的一种漆器装饰技巧。 犀皮名称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明代文人都穆,他在《听雨纪谈》中是这样解释,犀皮当作犀毗,这个"毗"字是肚脐的意思。犀牛的皮肤非常坚硬,平常坐卧之时,肚脐这个地方就在地上磨得极为光滑,有一层一层的纹饰,像饕餮纹。我们常在 青铜器上看见饕餮纹。因此,西域人常把犀牛的肚脐割下来,做成腰带中间的一种装饰。后来的工匠是根据犀牛肚脐的样子,做出了犀皮漆。 观察犀牛的皮肤,我们会发现犀牛的表皮有密密麻麻的角质突起,形成厚厚的盔甲,如角和嵴,它是胶原纤维加固,可以很好地抵抗伤害。类似的皮肤在猪、河马、鼠鹿和海豹身上也有类似的进化。显然,犀皮漆的埝就是模仿这种皮肤的构造,因古代不常见到犀牛,故而才产生了各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犀皮工艺的起源时间尚无定论。目前学术界认为安徽马鞍山三国朱然墓出土的犀皮漆羽觞杯,以及南京江宁孙吴墓出土的犀皮漆梳形器是最早的实物。但东汉至元代犀皮漆实物存世极少。王世襄认为,犀皮漆似唐代就有,至宋更为流行,已有以制造犀皮为主的漆工作坊。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犀皮漆十分珍爱推崇。董其昌《骨董十三说》“漆器……其佳者有古犀毗,有古剔红,有堆红,有戗金……”将犀皮列为首位。犀皮漆的制作简单来说,就是在完成中涂的漆胎上打埝,层层涂色漆,荫干后经打磨抛光,显露出美丽纹理。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