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间是凌晨四点。
人生大部分时候是孤独的,无奈的。读诗歌的意义也在于此。
古往今来论写孤独,我都是给朋友推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这首不同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灭感和横断万古的气势。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更多的孤独到极致的无奈和惆怅又略带一丝自我抚慰。
简单赏析一下,前两句看是写眼前之景,实际是把写诗人悲伤之感写尽了。诗人在敬亭山前,鸟儿都嫌弃他似的高飞远去,无影无踪,天上本来挂着的就这么一两朵孤云也越飘越远,似乎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远离李白,这是一种被世界遗弃的孤独。
尽和闲两字把原本喧闹的场景写到孤寂,没有了鸟儿的鸣叫声,世界也从喧嚣到寂静。这两句把我们读者从动转为静,从景转到情。非常高深的写作手法,不得不说是谪仙人,写动见静,以动衬静,我们平常写文,稀里哗啦写了几百字,想表达什么也是含糊不清。
从被遗弃,嫌弃的无奈孤独感,引到第二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把山拟人化。我只能说神来一笔,这就是诗仙的浪漫和才情!这是中国诗歌里划过天空的流星,极致的浪漫。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也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回到世俗里,我们不知道他是处在敬亭山的何处,是山脚还是山顶,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他静静的望着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在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需要语言,已经达到了情感的交融。让我想起来了后世辛弃疾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相和两二字把诗人和敬亭山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写山有情,同时也在写人无情。只有二字,就好比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可惜,这太奢望了。只有敬亭山能容得下李白。
短短二十个字,字字写景,处处说情。我们把情再加深一刻去理解,敬亭山为什么不像鸟儿高飞,孤云远去。是真的喜欢诗人么,是真的和诗人相看两不厌么。更大的悲伤是不是因为山动不了,诗人在一厢情愿。。。这世间最无奈的情感就是你觉得你还有一丝寄托,而那一丝也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这涌上心头的孤独感久久无法平静。
夜深了,天要亮了,如果你认真读完,希望你能爱上李白,爱上诗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