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好望角的船长发布时间: 2024-03-21 23:25:53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2024年,34岁了,你最看重什么? 我觉得还是自由,是还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觉得自己还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的那种自由。 前几天同事的父亲因为心肌梗塞进了ICU,她带完下午的活动,赶上凌晨的飞机✈️回了老家,她不知道父亲具体是什么状况,只是家人一通急促的电话就让她本来松弛下来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那种对于未知的担忧让我陷入了沉思,是的,在这片土地,我们每一个普通家庭都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的父辈,还有我们自己。如果早就接受这么一个事实,那么会不会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不会显得惊慌失措? 7岁那年担心考试没考好被爸爸骂,放弃了许多跟发小玩耍的时间埋头学习;13岁那年担心谈恋爱影响学习,拒绝了女生的告白;19岁那年担心被说不合群,放弃了睡眠,跟着室友们一起去网吧通宵…… 是什么影响了我本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是恐惧。 你害怕什么,就会被什么所控制。 2021年我从事了心理行业,常常能从家长们的眼睛里看见这种复杂的情绪。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拼命工作给孩子报补习班;害怕孩子吃不饱,拎着饭碗🥣在后面追着屁股喂食;害怕孩子在学校没好好学习,用电话手表精准监控;害怕孩子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爱,成千上万地给压岁钱。 而这些家长也只是一群和我一般大的80后,90后,我曾经也像他们一样继承了祖辈们一代代辛苦传承下来的“幸福秘诀”。 幸福是什么? 在这片土地,有一种幸福叫做“我比你过得好”,这里的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7岁那年,期末考试,我的数学试卷因为一道题少写了一个反括号而被扣掉了1分,我仍然是全年级第一,回到家依然被爸爸骂得狗血淋头;13岁时,我读初中,进了重点班级,班里面多了很多像我7岁那年一样埋头苦学的同学,我的成绩由7岁那年的第一名掉到了班级十几名,而像这这样的重点班级有3个,我知道,即便我数学考试记得反括号也不会考到全年级第一名;19岁那年,我上大学,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并没有因为恋爱而退步,反而让他们重新有了学习的动力;22岁,我来到了深圳,开始认识各种奇奇怪怪的人,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合群”,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快乐。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别人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我以为的世界的边界,只是我的边界。 每一次我的世界版图的扩大,都让我走出了从前的自己。当童年的我还在为考试没考好而吃不下饭的时候,念初中的我说,考试成绩只能代表这一次考试的做题水平不能代表真正的学习能力,当大学的我还在为前途担心的时候,工作后的我说,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你也坚持不了多久;当工作几年后的我还在为父母催婚催买房而苦恼时,现在的我说,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其他的交给老天。 后来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尝试了自由职业,我知道了原来“自由”是有原则的,你越主动,你就越自由,主动去做自己负责的事情,把它做好就不会被别人推着走,自由就是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标准,并做到,不被外界所左右,永远占有主动权。我解锁了攀岩、桨板、滑雪、绳降,带着一群上至六七十岁,下至五六岁的年轻人上山下海,我看到了原来并不是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我认识了心理咨询师、酒吧歌手、户外教练、漫画家、演员、流浪者、作家、摄影师、宗教信仰者、同性恋、单亲妈妈……我理解了世界的多样性,原来有情绪是ok的,多宗教信仰是可以的,不工作满世界打临工是可以的,不结婚或者同性结婚也是可以的。 小时候我的世界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跟家长顶嘴就已经是大逆不道了,后来我发现父母也会有错的时候,长大后我的世界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那些曾经困扰着我的问题,我在这个世界里看到了解决方案:it’s ok,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 当你越不害怕了,不再担心外界的眼光,你就越自由了。 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着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我知道我还会遇见很多人生中的困惑,那是在提醒我,该去和更大的世界发生关系了。 如今,我知道,我想要的东西它不在商店里,它在我当下的热爱里。 #生活感悟 #心理成长 #随笔原创 #纪录生活 #心灵哲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