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维度看世界,做人要有边界感
心理学家曾有一个比喻:悬崖的边界很清楚,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但是,水的边界比较模糊,所以经常会淹死人。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和一个安全距离。时间会告诉你,永远都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不管是家人、恋人、朋友、还是同事,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个例外。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觉得寒冷”。
成年人之间的相处,知进退,懂深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该有的修养。成年人的边界感是一种点到为止的默契。
比如,人家说他在忙,你就不要多问“忙什么";如果人家说他在吃饭,你就不要多问“跟谁吃饭";人家或是不能说,或是不想说,或是不想跟你说,总之,你问得多了就是你愚钝,没有边界感。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就像是一个移动的灾难。缺乏边界感的人,与人相处,差失分寸,无论他智商有多高,他其实都是一个笨蛋。再好的感情,都会败于理所当然,自以为是的熟络和热心,结果只会令自己难堪,同样,允许和纵容别人侵犯自己的边界,只会让自己深受其扰。不管是家人、恋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边界感。夫妻间的边界感,是不乱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既能真诚地顾及对方的感受,又不事无巨细的为对方瞎操心,是既能彼此惦记,又能留足空间和距离,是既尊重彼此的个性差异,又不失信任和忠贞。
与子女的边界感,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天性,给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尊重他的隐私,不替他做决定,不控制他的行为,有事多商量,正确引导,共同成长。友情里的边界感,是既不为难自己,也不勉强他人,是不打着为人家好的名义去干涉和介入人家的生活,是既不亲密无间,也不炙热浓烈,无关利益和需求,淡而不腻,久处不厌。职场的边界感,是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不过度倾诉,也不打听隐私,不触碰别人的底线,也不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就算身居高位也不咄咄逼人,哪怕一时风光也不有意炫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勇于捍卫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边界。
弄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守住自己的边界不被别人入侵,同时也尊重别人的边界,是成年人该有的修养。
用山本耀司的话说,就是“我不烦你,你也别来烦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别人无法到达的森林,与人相处,适当的距离和边界感,带着尊重和修养,让彼此都能自在、轻松、舒适。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人际关系中找到合适的边界,行有所止,言有所界,收获长久而良好的关系,亲疏有度,远近相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