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谢安中年伤于哀乐(言语第二62)
人最难控制的就是情绪。比如谢安,当时的大丞相,在淝水之战时,前线正在打仗,关乎国运,他却在下棋,也许他的内在汹涌澎湃,但他的外在波澜不惊,这是一个大政治家的素养。那种镇定自若的神情好像说人世间发生什么变故,就算天塌下来,都不会搅乱谢大丞相的内心的平静。但政治家有的时候做事情,是做给别人看的,有些时候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家里比较私密的时候,他的本性可能就会暴露出来。就算人再会装,也有他装不住的时候。这条讲的就是谢安情绪爆发的故事: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谢安告诉王羲之说:“人到了中年,碰到悲哀或欢乐的事情,都会由于情绪激动,而损伤了身体;就是和亲友道别,也往往会难过好几天。”王羲之说:“人到了晚年,自然就会陷入这种境地,只有依靠琴瑟萧管来陶冶性情,宣泻苦闷。可是又常常担心被儿孙们发觉,而破坏了他们兴高采烈的情趣。”
本则中王羲之以“丝竹陶写”来宽慰谢安。《晋书·谢安传》说谢安“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暮丧不废乐”。由此可知王羲之这回针对谢安“中年伤于哀乐”之叹,特以“丝竹陶写”来宽慰他,是有原由的。要是没有这段记录,恐怕无法相信。所以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魏晋之人,达于智也,深于情。这也是魏晋那个时代人性的复苏,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所以遇到情绪上的低谷了怎么办?用音乐来陶冶情操现在也是适用的。
评论:
Souler: 超喜欢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