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停云发布时间: 2021-11-18 23:37:37 浏览:5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上一次谈到了万物一体的“仁”,今天来讲感通他人的“仁” 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神·学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而之前备受推崇的哲学也变成了神·学的婢女,给人们的精神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时代”,重新强调人的主体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西方哲学中“仁”的发现。然而在经过“我们不需要思考,上帝替我们思考”的极端压抑后,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强调主体本位,导致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泛滥 人与人缺少感通,以至于沦为孤绝、固陋、自私的存在,只余下光秃秃的自我。这也是虚无主义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哲曾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比于僵化的神本位、重我执的主体本位两个极端,主体间性似乎是一个较为良性的中道 孔子也讲“仁者不忧”,那仁者何以无忧?答案正在“仁”本身,是天地人我、上下内外的豁然贯通,是一种生命感的流动#自由 #哲学 #社会学 #仁 #观书杂感

评论:
Souler: 哇~假装看得懂的样子。好想和你做朋友,可惜我不配[捂脸哭]
Souler: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