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八股文正名】
中国人很容易人云亦云,其实是很悲哀的!
不像唐宋时期,自由文体、诗词歌赋啥都行。
想写好八股文,除了人聪明,还要有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
所谓的八股文,就是给你一个题目,你不能随便写。开篇呢,必须是两句话,叫做破题,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论点。
比如说题目叫鸭子,开篇呢,你可以写鸭子者,厚毛扁嘴善水动物者也,就算破题了。
接下来呢,就是成题一起讲,也就是进一步围绕你的破题进行阐述,再往下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必须用对偶的句子。
即便是你在这四部分里,只是想讲鸭子的叫声,那也只能是呱呱呱嘎嘎嘎,这样的对偶句式。
最后一部分呢,叫做大结,总结性的陈述,可以任意形式。 算下来呢。
这种文章啊,一共有分八个部分,所以俗话称为八股文,字数上一般也都有规定,300字到500字不等。
今天我们说起八股文,铺天盖地的全都是骂声。
甚至这个词都成了封建腐朽的代名词,其实,对八股文这三个字是很不公平的。
实事求是地说,八股文自从在大明成化年间确定下来之后,明清两朝都使用它作为考试的问题,那是有原因的。
第一,它很公平,所有人必须按照这个格式去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很容易就能比较出高下来。
第二,就是实践发现的,凡事八股文写得好的,任何文章都能写得好,尤其是议论文!
因为在这个题材之下,你必须十分清楚自己的论点、论据和总结,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民国以来,对八股文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科举考试的批判。
因为科举考试,把祖国花朵们的金子一样宝贵的青春都消耗在研究四书五经上了。
他们开始的时候呢,是用八股文三个字来代替科举考试的。
结果,长时间的口诛笔伐之后,一些根本不知道啥是八股文的家伙长大了,他们接过来批判的长枪,使劲儿地对着八股文乱砸,实际上,搞错了对象还不自知……悲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