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看了,怎么说呢,喜剧,不要扣逻辑,不要看拍摄角度,镜头设计,不要推敲剧情。额……知道那句“你以为我们操控你的人生吗?你也在操控我们啊!”就够了。
说它喜剧吧,我看《默杀》笑的次数比它还多。说它现实主义讽刺吧,结局又挺hp的,讽了,也没讽完全。
给总结就是:宣发做够了的比烂片稍好一点的片。也叫不完全烂片。
而我关注的点在,功利主义教育。片里两个孩子最后走自己的路。摆脱功利,而我们现实里的教育充满了太多的功利目的。学习是手段,不是目的。获得地位,物质,工作,等等具有客观现实意义才是目的。《犯罪心理学》也多次提到过这个,大概意思就是社会风气都以这个为主的话,也容易滋生更多的fz。人变得压抑,失去快乐。获得所谓的成功的时候可能会短暂的快乐一阵,随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失落。
片里孩子高考前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性,无论,是否高考,是否有好的成绩,都不妨碍以后他的成长。因为习惯培养出来了。但他的思考方式依旧是理性功利的,如何通过手段最大化达成自己的目的。甚至欺骗,利用他人。
《犯罪心理学》里提到我们的大学教育可能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人,这种低能不是动手实践低能。而是做人,对于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和遵守方面,成为功利为上,自我为上的一些人。
这不止是孩子的教育,而是我们,都沉浸在这种氛围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