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形象顾问贾芸迷妹发布时间: 2024-10-21 23:51:10 浏览:9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断断续续,前后耗时五个月,终于囫囵吞枣粗略啃完了这本两千多页《苏东坡新传》。略记一些体会,以免遗忘。 这是我是第一次读古人传记,以前我很纳闷,那些古人早就去世了,遗物、故居啥的,离现在太久远了,应该存世不多,能提供的有效信息有限,跟传主打过交道的亲人、同事、朋友也都早就不在人世了,现代人给古人作传记,怎么写呢?现代人怎么知道古人一辈子的生平事迹呢?原来现代作者可以通过传主自己的诗文作品、历史公文、亲友的只言片语记录等,还原出他们的一生。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痛苦。一是篇幅太长,二是太多的生僻字、古典词了。李廌(zhì)、刁璹(shú)、张璪(zǎo)、王㳂(yán)、沈遘(gòu)……很多类似这样的名字。 畏葸(xǐ)(P164):畏惧。 荒伧(cāng)(P193):鄙贱粗野,鄙贱粗野之人。 刍秣(P201): 草料,即牛马的饲料 …… 很多类似这样的词语。 三是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比如说当时科举考试的制度、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几位皇帝和年号的更替等等,一边读一边要注意这些背景知识,很影响阅读速度。如果事先熟悉这段历史,读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读懂苏东坡太难了!作者李一冰在本书《后记•二》中举的“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这两句诗的例子,还有叶嘉莹在《诗揽众山小》中解读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看上去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要真解其中味,没有苏东坡一样的才气,不经历苏东坡一样的生活,不读苏东坡一样多的书,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根本不可能读懂他的。读完这本《苏东坡新传》,可能也只能了解一成的苏东坡。 才气横溢的苏东坡生前受尽各种排挤打压,死后七十多年,苏轼的“异代知己”宋孝宗却对他厚待有加;本书的重要参考书目,成书于南宋时期的吴兴施元之、施宿父子以两代数十年努力而成的苏诗施注本,以繁征博引,诠解详备,称誉士林,却一直到清代才被发掘出来;本书出版于1983年,直到张辉诚2015年12月发表在报上的《寻找李一冰》一文,作者的儿子才知道这部书受到各方的肯定,但是这已是本书出版了32年之后,作者已经去世了24年。古来圣贤皆寂寞! 这本书考证详实,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史料丰富,去伪存真,行文典雅,真是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打算再精读一两遍。





评论:
好多🐟🐟🐟🐟🐟🐟: 王安石是个奇才,苏东坡像个大混子[偷笑]
诚義: [点赞][点赞][点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