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穆童发布时间: 2024-02-16 23:20:28 浏览:5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刚刚和读大四的儿子吵架了,我俩都被气哭,原因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大年初一男的煮饺子,昨天晚上和儿子说好的他起来煮,看时间九点多了儿子没煮我起来煮的,喊他起来吃饺子,我说了句还指望你煮饺子吃呢,儿子生气了,我煮的饺子喊他三次没起来吃,后面自己扇耳光,说我逼他了,我想不通的是我逼他什么了,今年他的学费生活费给了六万,在金钱上从来没亏待过他,回来像祖宗一样伺候着,我是真的错了吗? 各位伙伴好! 这次爱的练习课,我们来聊一聊上次分享的案例,前几天大家有在群里讨论过。 我在读这个案例的时候,开始是平静的,后面心里会觉得有点急,有点硬,说明妈妈在写下来时的情绪通过文字传递给了我。 先说说这个妈妈的情况:80后,孩子三岁时妈妈出去打工,没带过。所以觉得亏欠孩子。在金钱上就多弥补。好像挺有钱的,说自己在外打工每年给自己的父母网购的吃的穿的比父母养自己二十年花得都多,不能因此就怨恨父母给自己的少。 孩子呢?妈妈说“读初中是最好的初中,高中也是最好的高中,一直是我的骄傲”。想来,读大学也是妈妈的骄傲。 儿子大四了,保守估计,年龄应该在20+,妈妈应该是40+。俩人吵架,都被对方气哭,正常推断的话,俩人都不太具有一般的沟通能力。或者说,吵架的内容牵涉到原则性的事情,各自都有自己的坚守。那么,吵架内容是什么呢?大年初一煮饺子。前一天晚上和儿子说好,他起来煮,结果孩子没在妈妈觉得应该起来煮的时间起来,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不愉快。 问题来了? 首先,什么叫“说好”呢? 在很多家长的概念里,跟孩子说好,常常时孩子没有明确的反对就是“说好”,或者说一开始孩子明确反对,但最终被迫答应也叫“说好”,实质上对孩子而言时一个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儿子二十多岁了,之前知道这个大年初一男的煮饺子的风俗吗?知道的话,之前煮过吗?看妈妈的叙述,应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所以,我个人理解是一开始儿子也许是不愿意的。即便儿子愿意,是不是允许儿子答应了但没有做到呢?毕竟,我们都知道大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就像有伙伴说的:“小时候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要起来给奶奶送饺子拜年。后来奶奶不在了就还是被我爸大早上四点多把全家拽起来吃所谓的良辰吉时第一顿饺子,曾经有过同感。还有后来也就是前几年我爸才给我说大年初一男的煮第一顿饺子的原委,说是除夕老婆做那么多菜肯定都累的不行,早上让他们多休息会,男的起来做第一顿饭,这样我就好理解了,确实应该起来煮饺子,是为了爱去煮不是为了所谓的风俗,其实很多风俗也是有其中的含义和道理,只是父母说不清楚,只能用风俗习惯来解释。”风俗是外在的,常常让年轻人有被规训的感觉。而如果父母很认真地带着感情去讲述这个大年初一男的煮饺子的风俗,那么风俗就是由爱积淀而来的。爱的力量可以催发人自主做事的意愿,超越某些不良习惯,而不必由他人强迫变成一项任务。 其次,儿子没煮和妈妈煮之间还有其他选择呢? 妈妈说“看时间九点多了儿子没煮我起来煮的”。前一晚说好儿子煮饺子,说好的是谁煮饺子,有没有说好几点煮饺子呢?如果没说好,九点多了没煮,算不算违背了约定呢?如果说好九点煮,九点了儿子没煮,是不是妈妈就可以直接煮呢?这在前一晚说好了吗?在儿子没煮时,是不是可以喊一喊儿子,提醒他一下,或者问一问儿子,要不要煮呢?也就是说,儿子没煮,不等于儿子不煮;儿子没煮和妈妈煮之间还有其他选择,这个选择就是妈妈去问一问儿子的想法和意愿。为什么妈妈没有问呢?这是很多家长的习惯,在一个矛盾中,孩子也是当事人,但家长不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去看待,忽略孩子的独立性,不会去问一问孩子,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和真正的想法,而是选择自己做主。自己做主后,孩子不开心,会反过来埋怨孩子。 第三,喊他起来吃饺子,我说了句还指望你煮饺子吃呢,儿子生气了。儿子可以生气吗?“还指望你煮饺子吃呢”,这虽然是文字,不是语音,但我们一下子就能脑补出来妈妈的语气。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约好了一件事情,自己没有做到,对方替自己做了,我们会觉得不好意思,如果对方理解,我们会有所反思;如果对方冷嘲热讽,或者邀功,会把我们的不好意思甚至愧疚,转化为压力和厌烦。对方在用另一种方式来指责我们,比直接指责更让人难受,也就是说对方以一种阴阳的方式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你如果生气,他会觉得明明是你错了,我又没有批评你指责你,你凭什么生气呢?我出力还不讨好了?其实,在那种冷嘲热讽的背后,透出的是不平等和不尊重。我想,儿子生气的原因,可能是在这里。当然,如果亲子关系很好,妈妈这么说一句,其实是没什么的。 (接下条,见图) #爱的练习#过年回家是充电还是耗电?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原生家庭 爱的练习课上,我们讨论了这个案例。看似很小的事情,但是背后却有无数相似的家庭。 期待一些朋友在读完这五千字后有所思考。





评论:
山随月隐: 我妈无论给了我多少东西,都会跟我说清楚大概是多少钱,然后让我听话,我反抗过哭过闹过抑郁过,最后都被当成无理取闹,说她爱我说他们没有,然后我只能归结于家里穷,我爸说谁让你出生在一个穷人家里。所以穷人家的孩子要早当家。
作者: [抱抱][抱抱]妈妈那样说,确实会让人不舒服。你是不是觉得听到妈妈那样说,觉得很有压力,有一种要了东西,如果不听话,就很z恶的感觉呢?所以宁愿不要那些东西,但又因为是必须的,所以不能不要。因此,你会不会觉得妈妈不爱你而更爱钱呢?
作者: 不知你们家缺不缺钱,是否真的穷。但我想妈妈之所以那样说,表明她小时候真的很穷,因此有强烈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已经刻入DNA,所以在给你东西时,就冒出来了,然后让你有种强烈的不安全感。有的人穷,没有匮乏感;但有的人不穷,却有强烈的匮乏感。 另外,“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理解的是,孩子知道家里穷,所以努力挣钱补贴家里,分担家里的困难。你说的是家里对待你的方式,让你觉得要家里东西有一种巨大的压力,仿佛因此失去了自由只能听话,所以要“当家”。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