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历史?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
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知所“歆惧”。针对以上两个观点,吕思勉先生则认为陈方医新病不可取、讲褒贬寓劝惩不靠谱。
先生在书中提到“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那历史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呢?有人说“史也者,记事者也”,把历史简单的等同于记事,先生提到“社会上的事情,固然记不胜记,却也不必尽记”,也就是说历史不必有闻必录,罗缕纪存,只需记载“使社会成为现在社会的事情”就够了。
先生认为之前历史不合乎标准是因为“不知社会的重要”,史书刻画的大多是王侯将相等英雄事迹,给人的感觉便是“英雄造时势”,而不是“时势造英雄”,但是这些事情是发生在普通社会上的,是先有这样的社会,才后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接着又会影响这样的社会,其本质就是缺少一种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王侯将相个人能力改变时局,而忽视了社会的因素,也就抹灭了历史发生的因,忽略了历史造就的果。
先生最后提出研究历史要“重常人,重常事”,“一切可以说明社会变迁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来说明社会的变迁”。只有了解社会环境,也即是常人做的常事对历史日积月累的“风化”,才能理解某个历史事件,也即英雄人物所做的事引发的“山崩”,也就理所当然了。历史则是了解现在的根本,所以说“历史者,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咖啡]
——📚《中国通史》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