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与你一起读《道德经》第三章1
自古道义,从理论到实践,《道德经》作为引领社会进步和思想迭代的纲领。从第一二章论道,到第三章结合社会实践,老子的核心思想体现出来了,提出了无为之治。但是第三章自古以来争议居多,其中关于”无为而治“的讨论也已经千年,各家争论不休,各有千秋,但是对于规律性和自然性都给予了肯定和认同。
这里的“民”我认为是“大众”。所以这里的使民“不争”,就是让百姓不争功名利禄,回到自然发展的轨道上。不争不为盗,使民心不乱,就是要让大众众神归位,各自回到自己的发展节奏中,不因攀比虚荣乱起了邪心,不因嫉妒羡慕自乱阵脚,不因揠苗助长毁了生命。
从第一句开始,“不尚贤”,就有人就开始质疑,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能人志士,但是为什么老子会提出不尚贤呢?那么这里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尚贤”,王弼言,“尚者,嘉之名”。但是我认为这句话的重点不应该放到“贤”上,我的理解是应该把关注点放到“尚”上面来,“嘉之名于贤者”,就是树立标杆和典型,把贤者能人放到聚光灯下,让大众去崇拜,去效仿,去追随。但是这一“尚”,一崇拜,一效仿,一追随,就会产生出很多的问题。
评论:
Souler: 解释的真棒[比心][比心][比心]
作者: [比心]
Souler: 贤,才华谋略之人
推崇,就有效仿,从众心理。
私心不可妄念
现代社会中又有几人能做到
遵循自己内心,叛离社会
遵循社会发展,违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