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抖音刷到古代十大奇文,
第十名《破窑赋》。好奇心遂起。
讲真,我之前没通读过,只听朋友们读过几次,确实还蛮朗朗上口。
于是去认真看了一下。
突然无语,这大概也许应该可能一定不是吕蒙正写的。甚至我都想不通,他怎么成了奇文[捂脸哭]
怎么说呢,我觉得挺像郭德纲在台上背的一些清代的市井人士的作品,符合世俗认知,但是立意很一般,讲的是八字命理决定人生。
从行文来看,文学造诣也差很多,很多用字重复,没有炼字,口语化,不工整,甚至不如文人游戏时写的一些小品文。比如这句“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口语明显。“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两个“虽”字用的也很差。上面提到的这两句,从格律来讲也偏向“打油”,非正确的平仄对仗。
用典用错的也多,版本二说韩信手无缚鸡之力,这咱就不用说了,韩信一开始给项羽当护卫,你说他能不能缚鸡?版本一说张良本是布衣,咱也知道张良是贵族之后。这种很浅显的用典错误,大概率秀才都考不上。
综上,我觉得更像是旧时天桥底下算命的破落文人,用来招揽生意的小广告,只不过能引发大众的认知共鸣,因此广为流传。
想起小时候我奶奶讲典,就是她们那代人听的说书的,通俗易懂,把一些旧时的道理编纂一起,讲给普罗大众,大约就是这个味道。
偶尔一本正经的学学习,哈哈哈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