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曾被问:为什么当代年轻人那么喜欢去看星座,去测mbti这些测试呢?罗翔老师的回答是,“可能他们太像知道自己是谁了。” 当我们的意识从原生依赖,成熟到脱离依赖寻求独立,就开启了反复陷入各种被定义的身份认同游戏里,这也是缺乏创造的时代最流行的文化了。毕竟很多东西已经被人总结好了,人对自己的介绍也更加概括和简便。这让人定义自己,以及寻找同类社群变得更加容易,大家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到互相巩固标签的游戏当中。 但缺乏创造正是个人意志在权力中的沉沦,定义的权利被无限滥用,而主体意志的消沉,让每一个个体游荡在各种权力漩涡之中。自我意识被各种权力拉扯变形,扭曲成幽魂。 只有个体获得启蒙后,才能携不顺从、不妥协的意志,与权力周旋斗争。 写作便成为了最好的考验和试金石。在与权力的缠斗中,写作能照亮思想的运动,驱走那股邪恶力量为“愚弄我们是谁”而设下的陷阱。 最后福柯终于知道自己是谁了。他就是一个热爱智慧的人,一个真理的追求者。只有不停地向真理靠近的过程,才是福柯人生中最充实、最宝贵的财富。 他的意思是说:若我已知晓了真理,我既获得了拯救,同时也因我已得偿所愿而死得其所。真理将终结我存在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