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伤,需要经历5个阶段: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提出了“悲伤的五个阶段”。
如果困在其中某个阶段,就无法真正达成内心的疗愈。
阶段一:否认 / 隔离。
这个阶段,悲伤的人会否认或逃避事实, 认为“这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把自己隔离起来,其实是一种防卫机制。
一般有以下3种表现:
1. 压抑悲伤,哭不出来。
2. 不愿接受现实。
3. 假装对方还在。
阶段二:愤怒。
当我们无法再欺骗自己,度过了否认阶段后,现实的苦痛会慢慢浮现。
我们可能会觉得命运不公平,反复责问:为什么偏偏是我要承受这些?
也可能会对死者感到愤怒,指责他们狠心离开自己;甚至对自己感到愤怒,责怪自己,恨自己无能为力。
阶段三:讨价还价。
愤怒过后,我们会想努力挽救。
于是,我们开始和自己、医生或者自己的信仰等进行讨价还价,以为只要改变当时的做法,就能避免坏结果,或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阶段四:沮丧 / 抑郁。
这个阶段,我们知道做什么都无力回天了,痛苦会加倍袭来,再也没有任何理由逃避。
我们可能会变得非常脆弱、消沉、失控,自暴自弃,就像所有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全部毁灭了。
这是五个阶段最难的一关。
阶段五:接受。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终于接受了现实,学会放下,重新开始生活。

评论:
失控: 接受一个失败被人左右的自己[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