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和毛姆,两个平推之王,他们从不用神秘剧情做引子,要挟读者的阅读欲。他们用不造作的文字拉拢信任,用平凡却精准的表达制造爆点,用最朴素的认知丰满了平铺直叙的剧情。只不过前者疯狂内求自己,后者冷静观察社会,所以黑塞多少有点抽象和唯心,毛姆依然是客观的有些冷漠。
刀锋 其实和 月亮与六便士 如出一辙,因为毛姆真的很爱写对抗世界的超人。拉里和思特克兰德几乎是一样的,他们独立于社会评价体系,在偏见的白浪滔天中稳驭孤舟。只是拉里更加平凡一些,几乎没有特别的才能,更像普通的我们。阅读如果止于此,就会变成谈资里炫技的手段,不产生真正的生产力。如果我只把月亮读成遥远的理想,只把六便士读成生活的琐碎,只把艾略特读成短视的逐利者,只把伊莎贝尔读成夏蝉不知春秋,我将很可惜的失去和毛姆对话的机会。
一个埋在平淡故事下令人心痒的隐秘是,拉里是如何做到这么冷静独立的,是什么构成了一种张力、一种秘密、一种向往或是一种知识 。我当下的人生理解能给出的答案是:坦然。大部分人其实不太明白坦然的意义,人们看心理学,看哲学,看历史,疯狂学习名词解释,在倒背如流中满足自己,却依然招架不住别人的评价。每天都在顾此失彼,都在破防重建,都在复盘查漏,都在勇攀高峰。世界上到处都是在疯狂逃避却最终无法逃避的人,到处都是以为清楚自己是什么但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人,到处都是想改变自己却又不停接纳自己的人。拉里孑然一身,立于人中,无关学识、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只有一份勇气和坚定,这就是坦然。这种坦然不是学习知识点能得到的,他是人生经历、体验、思考、反馈的总和,他是在波动中的自洽,而非一种自我欺骗。
和拉里在一起,会被他的坦然所灼烧,他的不疾不徐让你在口诛笔伐的同时隐隐不安的怀疑自己。因为坦然的对立面是以己度人,是爹味指导,是越俎代庖,他们必须要靠与别人的强联系活着,那就势必要不停的克制坍塌,消耗颇多能量。不理解拉里的人用尽一生都在攫取存在感,存在感是真丝地毯,是镶金的画框,是绣在领口的家族徽记,是大人物的晚宴,是时代的推手,是一切能显化的价值,全世界仿佛触手可得,万物皆在眼下,但副作用就是你害怕被抛下甚至超过害怕去世。我有种很明确的感觉,艾略特在金融危机前成功避开大雷,留下了所有富足的财产并非是毛姆的仁慈,反之这将把他推向最黑暗的深渊。因为他将不再拥有借口,需要直面被抛弃的场景。过去的自尊、荣誉、成就都随风而去,一曲终了,剧场空无一人。
可惜无论是思特克兰德还是拉里都没毛的共情能力,所以索菲的死也不全是伊莎贝尔的问题,拉里得明白坦然只能帮助自己,不可以解决另一个人的问题。
不要做完美的人,也不要做逃避的人,做自洽的人。(11/50)



评论:
殉道者戏精(速食绕道): 多写,爱看,想看
且听风吟: 多些,爱看,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