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
与端砚并称,因产于古歙州(今安徽婺源县)而得名。
据传在唐开元时,猎人叶氏追逐野兽至长城里,见那儿的石头莹洁可爱,便带了几块出来,琢磨成砚。数世之后,他的后人将砚赠予州令,州令十分喜爱,找人再去开采,于是便传扬开来。
至南唐元宗时,因圣上着意翰墨,歙守又献砚,皇上大喜,提拔他为官。歙砚因为李后主而扬名天下,名声甚至大过了端砚。
歙砚有“纹”,如同端砚之眼。所谓的罗纹砚,即称其石纹如罗纹者。纹有粗细之分,而细纹为砚之奇材,粗粗罗纹亦为上品,皆足以和端溪下岩媲美。而眉子砚,则是石纹如人画眉而得名,与罗纹砚无异。
歙砚之特性亦如端砚,而歙砚重于发墨,宜做大字,端砚重于细润停水,宜写小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