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这个词牌多出名句,且多出在上阙和下阕的末句。
此首词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张孝祥的《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上阙末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下阕末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都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以前,我分别听过这两句,且都非常喜欢。后来才知道它们竟出自同一首词,当时甚觉惊喜。
此词作者是北宋的晏几道,其父是大家熟知的晏殊,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被初中课本收录的。
我觉得,仅凭这这一首词,晏几道便可跻身古今一流词人之列。(其余的一流词人包括苏轼、李清照、李煜、柳咏等。)
我读过很多名句,读多了以后,会有一种感觉,即,那些最美、最妙的句子,并非是无限的、源源不断的。
从创作的模式和审美的模式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现存的词作基本上已经填满了所有可能的佳句的坑位。
也就是说,即便让唐宋元明清再延续个几千年,也不太可能产生出新的一流水准的词句。
这是由语言的局限和人感情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一般人很难看清楚这种局限,但这其实也算是好事吧,因为看不清局限的时候,才能保持希望。

评论:
AI苟蛋: 看来我得多读几遍《临江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