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没在这发东西了,为了偏爱的成都,今天破戒了~来吧,上菜~
一说起成都,大家都是十二个字:“东西好吃,女娃儿好看,生活安逸”。这次我们就讲讲成都的好吃的~
向你推荐 扶霞·邓洛普 的《鱼翅与花椒》。
这位英国妹子是从香港进内地的。她表哥请她吃了第一顿正宗的中餐。热菜还没上呢,光是皮蛋和凤爪,就把她彻底雷倒了。关于皮蛋,她是这么说的:“那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我夹起一筷子放在嘴里,那股恶臭立刻让我无比恶心,根本无法下咽。之后……我一直偷偷摸摸地在桌布上擦着筷子。”
英国人第一次吃皮蛋的心情我也能理解。荷兰有个网站曾经投票选举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皮蛋高票位列第一名。
但是到了四川,川菜把这英国妹子一下子就征服了。扶霞虽然读的是剑桥,是个正经的学霸,但是从小却立志要当个厨师。因为太喜欢川菜,她就申请到川大当了一年留学生,这是1994年。一年后学业结束,她却不肯走,而是跑到四川高等烹饪学校去学了半年厨师~~回锅肉、爆炒腰花什么的,练就了一身本事。回国后就写了一本川菜食谱。
这本书,我保证你从头笑到尾,英式幽默和四川人的幽默简直是绝配。扶霞只学会了四川话,没学会普通话~怎么说呢,每一个字看着都是那么的舒服~
好多事情,咱们习以为常,但是让一个英国人插科打诨地一说,也觉得实在是可乐。
她开玩笑说,咱们中国人个个都是天生的吃货~~比如英国管自己叫people,咱们中国人管自己叫“人口”,意思是一个张嘴吃饭的生物~
那外人呢?
历史上,我们自认泱泱天国,四周都是蛮夷,哪些可以打交道哪些不能打交道呢?
——东西煮熟了吃的,叫熟番,这个可以打交道;
东西生着吃的,这个叫生番,坚决不能来往。
中国人说生人熟人,就是这么来的。惭愧,生人熟人,我还是从一个英国人这里知道是咋回事儿的。
那权力呢?
扶霞说,端个吃饭的家伙,也就是鼎,来比谁官大官小的,全世界只有中国一家。
当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问的就是 “你家拿多大的碗吃饭呀?”周天子的使者王孙满愣是没说。在古代,这可是最大的国家机密了。
鸡爪、兔头、脑花、肥肠、鸭血……咱们看着稀松平常的东西,对于扶霞来说,那都是一次次灵魂的拷问和“to be or not to be”的生死抉择。
但是过了没半年,她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虽然后来她吃遍了全中国,但她心里还是把成都当作自己在中国的故乡。中国菜里,她把川菜排第一。
另外,在中国她唯一一次败下阵来的,是北京的卤煮。
看得出来,扶霞对旧成都的街巷、菜市场、苍蝇馆子和茶馆~,有着非常诚挚的热爱。
而在对喧嚣市井的描写中,底色却是卡尔维诺式的,有一笔冷色调的疏离感在里头。
这本书的译者何雨珈也是个川妹子,翻译得非常好。
啊呀~~这本书简直是100分!
哦对了,每一章的后面,都有一个菜谱呢。
不能再剧透了~吐血推荐!

评论:
Mellifluous台灣: 看完你的介紹,我都想在台灣買一本了[偷笑]
作者: 你有一双发现美好的慧眼[微笑]
Mellifluous台灣: 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