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花小姐商业观察随记发布时间: 2024-08-10 18:03:45 浏览:4 次 发布地: 北京市 天气: 晴

        最近拿下一个食品新项目,做完企业尽调,对食品外贸产业感触挺多。 ​客户年销16个亿的食品外贸业务,一天能生产50多个集装箱的货,表面很风光,其实有很多地缘ZHENGZHI的风险,一直受海外的打压。现在想同步转型做内贸。 ​中国工厂的规模制造能力,造就低成本的优势,在内贸没有渠道优势的加持情况下,产能很难被释放出来。而且家大业大,其实反而不好创新,船大不好掉头,灵活度还不如新的企业和中小企业。 有制造优势或代工资源的大型企业,在规模化的低成本下,如果有渠道优势,其实创新弱都不要紧,跟品都能让他活得很好。 最典型的就是同仁堂,线上线下私域的渠道能力都很强,所以大量的自厂+代工+跟品,在大健康食品领域,一旦发现细分市场的红利,迅速仿品生产铺货,稳稳的在好多细分品类,都能拿到销售的2-5名,综合起来在大健康的大赛道,销售额就排名前3。 同仁堂的渠道建设十几年了,而且他每一步都踩到了渠道新变化的风口,与时俱进的优化建设渠道。 品牌很重要,但是渠道更重要。可是现在很多企业都迷信品牌,迷信定位,迷信营销,渠道却太弱了! 商业经营永远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很复杂的方程式,想靠一把刀打天下的企业,只能说——活得还是太梦幻! #商业思维



评论:
道可道非恒道也 名可名非恒名也: 我再看一遍[呆]
YES: 嗯 分析的挺好哒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