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地活着,然后获得对行为的认识。
自然而然地活着,是命运;认识自己的“自然”、自己的潜在行为,这是对命运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与命运共舞的方式。也是俗称的接纳自己的命运。
我命运中携带着的,大体上是一种悲剧性。我并不否认。在我获得所谓的“并不否认”的认识前,我是自然地、遵照潜意识而活着的,也是所谓的按照本心地活着,这让我行为自然、流畅;但这又不意味着,一切都如我所愿,我只能让我自己自然,对于外界的结果,是否能如我意,我并不做过多地强求。
但又不意味着我不去努力。我的努力,被我限定在我能力和欲望相平衡的区域。
当我能力大于我的欲望时,我不会过多地释放能力,那时候我会有些许的自我确认,会有自信心产生,但我又会尊照我的欲望,不会徒劳地使用自己的能力;当我的欲望小于能力时,我便停在能力的边界,安抚自己的欲望;所以,这个平衡的区域,是我自省、自察的区域。
这样的自省,是为了让我既保持鲜活的欲望、热情,这可以让这股能量,注入到提升能力的区域中;也能让我不过多地使用我的能力,在无意义的区域,甚至不被“自证”绑架,而回到节省能量中,再去关照、认识、安抚自己的欲望。这又再次让我获得了稳定的能量。
因此,这样近似于持续动态的自我观察,让我获得了一股持久和绵长的能量模式,因此,我既能保持不灭的赤子之心,又不让这片赤诚之血,洒在虚无的荒野上,最后还提升了能力、认知,以及技术等等。
不接纳自己的另一面,就像不承认有天黑、乌云;不承认自己拉屎放屁;不接纳真实的自己,人就慢慢变成了钢板一块。
钢板,怎么会有真实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呢?两个铁块,怎么说心里话呢?你刚说,那块钢板就砸了过来。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人的认知钢板化,又不是一天形成的。🤷♂️
马尔库赛的《单向度的人》不是说的很清楚吗?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钢板人(马尔库赛叫单向度的人,而我喜欢钢板人称呼)不是常态吗?这有什么办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