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德国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留子简称莱法州)似乎没有很强的存在感,连大城市都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州的:美因茨、科布伦茨和宾根容易被误伤成黑森州的,路德维希港、施派尔和沃尔姆斯容易被误伤成巴符州的。实则这个莱法州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色都值得单开一页。想想也是,德法边境的州,能缺历史和风景么。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位于德国中西部偏南,顺时针转一圈儿周围分别是德国的北威州、黑森州、巴符州、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山地和河流纵横,在古代妥妥的让骑兵沉默、步兵流泪的地形地势。
早在中世纪早期(10-13世纪),最早的普法尔茨领地洛林-普法尔茨由埃佐家族统治,后来逐渐被“莱茵-普法尔茨”伯国取代。到了中世纪晚期(14-16世纪)《黄金诏书》颁布后,莱茵-普法尔茨伯爵成为七大选帝侯之一。到了1530年代,以海德堡为政治中心的普法尔茨选侯家族改宗路德宗,1608年腓特烈四世创建了新教联盟。转眼到了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腓特烈五世的儿子卡尔一世·路德维希重新赢回了他爹在白山战役失败后丧失的下普法尔茨选帝侯头衔。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普法尔茨左岸被法国占领吞并,右岸被转给巴登伯爵。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普法尔茨左岸归还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并在1816年成为巴伐利亚王国的一部分。直到二战结束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在法国占领区成立,由普鲁士莱茵省南部、黑森-拿骚省西部和普法尔茨等地区组成。1948年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确立州徽,由历史上统治该地区的三大选侯的纹章组成。随着后来欧共体、欧盟以及欧元区的成立,莱法州凭借老天爷赏的区位优势,经济迅速繁荣,发展成为德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应该说莱法州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权力变迁、宗教改革和领土争夺的史诗,它的城堡和教堂们一定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角鼓争鸣和圣殿咏叹。然后就特别好奇它们长什么样。
埃尔茨城堡(Burg Eltz)坐落在埃尔茨森林自然保护区中,隐藏在莫泽尔河的一个支流山谷里,四周被茂密的森林环绕。城堡拥有众多塔楼、角楼、尖顶和木结构建筑,是德国中世纪骑士城堡的典范。始建于12世纪,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从未被摧毁。城堡内部保存了许多珍贵的中世纪艺术品和家具。
马克斯堡(Marksburg)位于莱茵河中游的一个小镇上方,建在山顶,俯瞰着莱茵河谷,周围是郁郁葱葱的葡萄园和古老的小镇。始建于13世纪,最初是作为防御工事而建。在历史上曾多次易主,也算是莱茵河谷地区历史战争的见证人了。
科赫姆帝国城堡(Reichsburg Cochem)位于科赫姆市上方的山丘上,塔楼高耸,坚固的城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城堡可以俯瞰到莫泽尔河谷的壮丽景色,以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堡之一。
还有个特里尔大教堂(Trierer Dom)据说收藏了耶稣受难时所穿衣物,宏伟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倒是颇令人叹为观止,是德国最古老的主教教堂之一,始建于罗马时期。
如果莱茵河对德国人来说像俊朗的父亲、多瑙河像温婉的母亲,那莫泽尔河(Mosel)可以说是灵动秀美的姐姐了。河谷两岸郁郁葱葱,森林与田野交织错落,偶尔点缀着苍茫的城堡、泛着阳光的尖顶教堂和红瓦白墙的小镇村庄,中世纪重装铠甲骑兵的铁蹄都已化作春泥爬上了葡萄藤蔓,文明的进步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