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农耕文化,独尊儒术,最开始的是建立在集体的范式,对外部世界不确定性(蛮夷)的抵抗,形成了团体主义,“父权”主义的集体意识,主奴范式。儒家倡导忠、孝,三纲五常,为集体用为稳,为统,为一。
而集体文化范式的形成和稳定,一定是伴随着三点:垂直结构的唯一表达、内部的对立统一和明确的边界。集体是主,是稳定和统一,个体是仆,是生产资料。
从精神分析来看,东亚文化一定会形成一个占据“超我”位置的主体,这个超我是父权,是集体。这个超我会一直存在,只不过是换谁占据的问题,个体只有一个物化的本我,个体没有自我,更没有超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