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孩子,住了也就两个星期,我甚至没记住他的名字。他是社交障碍,21岁了,但是还很胆怯,想和人交流,又不敢,就拽着他妈妈陪着他一起去敲别的病房的门。有天晚上来和我聊天,他问我:“要是在网上一个聊得很好的女生,一个月没联系了,我重新给她发了条消息,结果她就把我删除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我还真答不上来,女孩心海底针,懒得头痛这件事情… 他很友好,也很有礼貌,敲门之后会问我,你可以和我聊聊天吗?他虽然胆怯害羞但是很努力,他想要和人交流,他会在要了某位病友的联系方式后很开心地欢呼着跑回房,告诉他妈妈:“我又要到一个人qq了!我已经要到两个了!” 但他的病让他经常没法表达自己。在集体治疗上他很活跃地参与,试图发言,毫不怯场,然而由于他的表达问题没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这样的状况放到平日的生活中,恐怕没人有耐心给他时间和机会说完,恶性循环由此诞生。 两个星期之后他就办出院了,原因同样也是“住着没用”,其实现在想想,如果他当时再多住一段时间,也给他自己一点耐心,也许现在已经开始好转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