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七发布时间: 2024-04-22 12:14:47 浏览:4 次 发布地: 咸宁市 天气: 晴

        经验主义哲学如何为现代社会奠定知识论基础的?人的知识来源于经验,这是经验主义的第一命题。洛克把经验划分为感觉经验(外部)和反省经验(内在)。 外部经验是外部事物在感官上留下的印记,比如苹果是红色的,热水是烫的……。外部经验指向的是现代科学,观察与实验成为现代科学的方法论。经验主义为科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 ​内部经验即反省的经验,是人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省。由此引申出痛苦,快乐,幸福的感觉。从这里边沁发展出了功利主义的伦理学。什么是好什么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是由上帝决定,也不是由先天法则决定,而是由感觉决定,一件事触发了一个人内在的痛苦和快乐,当快乐多余痛苦时候,这件事就是好的,而当痛苦多余快乐时候,这件事就不是好的。于是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出现了,能让人离苦得乐,获得幸福的就是好的道德的,反之不道德。 ​ ​那么既然道德既然来自于人的内在感觉。那么每个人每个群体的内在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裸露身体,对于有些人来说引发内心痛苦,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引发愉快,吃辣椒,有人感觉痛苦,有人感觉愉快。那么就造成了每个人认定的好和坏是不一样的,于是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不同的道德观。于是多元价值出现。 ​ ​功利主义的道德观,是以能够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快乐结果来判断的。那么它就会为人们自私自利的行为做出伦理上的辩护,进而为经济学创造伦理学基础。为什么呢?当人们自私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候,反而间接的扩大了他人的利益。也就是它带来了一个结果,使得别人快乐了。那么按照功利主义道德观,这种自私自利行为就是好的,善的,符合道德的。就这一点,它为现代经济制度做了最坚定不移的辩护。 ​ ​功利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法律、政治、制度、技术等一切事务的基本评价标准。什么样的法律是好的呢?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离苦得乐)的法律就是好的。而不能带来幸福的就不好。所以它是以功效来评价事物好坏。一项法律即使制定者主观意图很恶,但只要它产生的功效好,那么他也是好的法律。一项制度哪怕施行者主观上有无穷善意,只要它产生的功效差,那么也是不好的制度。 ​ ​经验主义哲学就是如此一步步为现代社会奠定了一个知识论基础。既然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而每个人的经验又不一样,那么就有了各种不同的知识,知识也不再具有绝对真理性。于是经验多元行,引出道德观多元性,引出制度多元性……。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就出现了。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