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
弗洛依德试图把人的一部分精神活动从人的整体精神活动中分离出来,以便实现整体对部分的控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把人的部分情感客体化,为此他创造了一系列的词汇,来描述那一部分需要分离出来的情感的特征:俄底浦斯情结是人类情感的胚胎形态,人类一切情感的发端。这一发端的确定还为情感发展的线索提供了起点,从而使情感发展的全过程都置于被观察对象的地位,最终实现理性对情感的控制
在精神分析中,我们是把我们精神世界中非理性的成分充分客体化,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
德罗斯特效应是递归的一种视觉形式,是指一张图片的某个部分与整张图片相同,如此产生无限循环。
≈
潜意识的渴望→(具象化)→意识层面自我认同满足,主体→(构造)→客体可察可控,主体与客体多次互换交流……自身稳定,外界依靠度下降主客体
a进行实验,不适应,改造失败,无法接受该事件→合格常人
b进行实验,适应,改造成功,接受该事件→不合格常人,合格非常人
纯属yy



评论:
暗夜小精灵: 我想知道你大脑什么构造啊
暗夜小精灵: 是学心理学的吗
作者: 都是脂肪团团,
另外心理学之类的只是刚接触的爱好,但是不妨碍个人yy自娱自乐,反正又不是谁教授给谁,不存在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