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真实故事
(接上一条瞬间)
不会真的连回答都挤不出来一个字吧?但很可能会是这样的。
我确实是有话想说的;大概会对她说:“你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去做这么花里胡哨的事情。但当我亲手接过你的信件的时候,我真的真的,很高兴。”
我确实是没有给她回信的。大概是因为我太懒了。或是我实在太忙没有时间,邮局的路太远,我没单独离开过家门或者校园;独自在街上走,为了情感而奔波对于幼稚的我来说太难了。又或者是没有零花钱,于是便买不起信封和邮票;唯有信纸是不够的。也许是我害怕去面对;害怕回想起论坛上的那些过往;于是只想着一味去逃跑。
而这一封信又使我需要去再记起。不然,只装作不记得了。
偷偷打开了电脑,想要把收到信这一件事告诉她。我们学校是一个月才放假一次的,一次放假两天。平时每周有一个下午可以自由活动。倘若周日的下午发送信息过去,那么收到回复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星期周日的下午。说不定都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说了些什么,怀着怎样的情感的。但如果要等到月假,那又太久了;这一种想要告诉对方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
于是我便说了。
明明在打开聊天窗口之前,心里边有那么多想要说的话;那么多,多得填满了一张又一张空白的纸,多得就快要溢出来。但最后却只写下了:“我收到了你的信,很开心,谢谢。”千言万语似乎都化作了一句话;但一句话却是无法承载所有话语的重量的。于是也便化作了空气,大概谁都不知道了。
得到的回复是:“嗯嗯。”算是意料之中,毕竟又能说点什么呢。
戛然而止,正如那网上的经历以及情感关系一般。大概说什么都不重要了…什么都不重要了。
夏天已经结束,冬天也会过去。
后来的联系就更少了。少得,我就快忘记了这一回事。
在新的一年的五月份,发生了一件让全国人民都感到悲痛的大灾难。
我还记得那是周一。学校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我们班的体育课被安排在了周一下午的第一节。但是因为学习的忙碌,体育课通常都不上体育,而是点个名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班上爱好篮球的同学会抓住这一周一次的机会去畅快淋漓一番,肆意挥洒汗水。而学习好的同学会在教室里做题目。
我呢,虽然很喜欢运动,篮球曾经也是很拿手的。但由于和同学们一起打很容易受伤,而且我不喜欢运动后出了汗,需带着黏稠感上两节课的状态,所以高三之后就不怎么参加体育运动了。
但也很少会选择坐在教室写题。因为在我心里,这体育课本来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之余能够有一丝喘息的空间。倘若是拿来写题,那么多少是有点儿辜负了它的。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滥用和亵渎,是不对的。
这并不是因为我太懒。只是觉得,假若一直踩油门就能变得最好的话,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还需要睡觉呢。不过这种想法,在其他同学的眼里,便就是懒;是原罪,是借口;倘若是真正热爱学习知识的好学生,那肯定是耐得住寂寞,可以住在教室里的。
像我这种愿意用几分钟去看小花小草,鸟儿和天空的人,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便就仅比爱捣乱的学生要好那么一丁点。后者,差不多就是备受讨厌的“废物”,既不能帮助老师提升“业绩”,也不能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学习成绩;甚至还不能起到激发作用,刺激同学开始竞争;只差没说出口罢了。
但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间却又是互相看不顺眼,常常都是暗地里使劲,甚至还可能给对方支昏招的。这大概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都希望站在对方头上,都希望对方成绩下降,没自己的好。只要成绩好了,就可以在各方面得到特殊的对待和照顾,就可以当年级里的“人上人”呢。所以谁又不想这样做呢。反倒是那些不想在成绩上压制别人,不想别人成绩下降的人才对异类。
所以才有了那个笑话:“如果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了,而且还希望对方成绩进步,那么抓早恋肯定是一抓一个准的。”
听起来好笑,但却又是事实。毕竟大家都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必定会是未来的竞争对手。这个事实并不会因为座位靠近一点、远一点,是同桌,还是几百公里外的人而改变。
不管你有多努力,学得有多好,你的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身边的这个人而破灭。所以便就是对手,甚至该说是敌人的。既然是敌人,那自然而然就该“下狠手”了,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毕竟所谓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大概如此,一想也就觉得心安理得,无所畏惧了。
也许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又或是我很随和,显得“人畜无害”,于是我和班上的每一个同学的关系都很不错。和学习好的同学聊学习,向他们虚心请教;与爱玩的同学聊兴趣,畅谈未来和人生,甚至多少带点儿“哲学”的话题。
听得最多的话大概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这题都不会做”和“我们真是太好笑了,学习成绩这么差,哪里还有人生呢,居然还在聊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