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读完易中天中华史《04青春志》《05从春秋到战国》《06百家争鸣》。
04:从西周、东周到春秋,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那时的人,是有着真性情、真血气的,因此有情有义,也敢爱敢恨。这才有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情人,义无反顾的战士,忠贞不贰的臣子,力挽狂澜的使节,以及人情味十足的鬼神。他们集体地表现出一个民族在她“发展得最完美地方”之永久的魅力和风采。
05:春秋与战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要开战,先下战书,战争基本就是体育竞技,目的是使对方屈服,并不是灭国。如果对方屈服不进行二次伤害,不能俘虏老人,不追击败退的敌人,败退方如果跑得慢,胜利方还要停下来,等着对方跑远一点,甚至于,败退方的车轮陷进坑里了,胜利方过来帮忙把车子拉出来,败退方还揶揄对方,不愧是大国哈,连逃跑都这么有经验。而战国,则完全是逐利的时代,无德的时代,赌徒的时代,赌棍、骗子、食客、商人,各色人等次第亮相,粉墨登场,演绎出五光十色轰轰烈烈的悲剧和喜剧。
06:百家诸子争鸣,所有的质疑和争辩,都没有超出世俗生活的范围,这就跟同为轴心时代的其他民族思想家颇为不同。面对苦难,犹太先知和释迦牟尼超越了尘世;面对自然,古希腊哲学家走向了思辨。他们都在追问人的终极存在,追问世界的起源和本原。这是先秦诸子不关心的。即便老子的道,也不是古希腊的“物理学之后”,而是中国的“伦理学之后”。显然,我们的文明即便在她思想最活跃的时代,也缺失了宗教和科学这两个向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