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夜澜微光发布时间: 2025-04-26 23:47:55 浏览:2 次 发布地: 秦皇岛市 天气: 晴

        今日重读锦瑟,忽有感慨。 大概中学时初读即难忘,应是被其凄美的典故吸引。当时完全当做爱情诗,青春期的朦胧和可望而不可得,完全映照在诗句里。随着年龄增长,心境变化,每读一次感悟都不尽相同。 李商隐约46岁作此诗不久病逝。此诗为其一生感悟和写照。汉书载素女为泰帝奏瑟50弦,因太过哀伤而流泪,后世断为25弦。其一生的际遇和悲欢,在忧伤的瑟曲中历历浮现。梦中如蝶自由,现实却似杜绝啼血,壮志难酬。曾有过美好的青春,也错失难忘的初恋,遇见幸福爱情。诸多往事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回忆往事无论温馨、哀伤、不舍,但在经历的当时却犹如身在迷雾、不知将来、身不由己。人生之万变,穷其一生也难以堪破。 李商隐年少清贫,十几岁成名,文坛泰斗白居易60多岁竟称来世愿为其子可日日读其诗。别柳枝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失华阳写“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20岁进士,遇贵人,得其女王氏为终身爱侣。年少成名,少年得志,爱情美满。但命运弄人,美人与事业竟不可兼得,取爱妻便得罪所有人。年少即巅峰,却即此开启了一谷更有一谷底的坎坷一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非爱情绝唱,实为颓废官场写照。官场无处容身,温饱已成难题,低头乞求昔日兄弟反被讥笑,只好别妻子远赴他乡。 李商隐仕途一次又一次失意,穷困潦倒,他乡归途,路过巴蜀时,写下了穿越时空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神奇的诗,仅简单几句,把叙事,画景,对话,呼应融为一体。如蒙太奇镜头般时空交错剪影,人物情景栩栩如生,又充满思念和温情。但此时李商隐绝没有想到,待他归家竟未能见妻子最后一面。 此后李商隐再次远走他乡,也曾遇良人,但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度想要出家。虽所处山穷水恶,但可能是李商隐为官最舒心的几年。46岁致士还乡,作«锦瑟»回顾一生,47岁病逝。 纵天才多资,凭年少轻狂,任细腻柔情。终抵不过众口铄金,难逃世俗礼法。李白亦然,才情无双,名留千古,但其一生却颠簸流离,坎坷难述。 今虽无颠簸流离、饮食困顿,但物欲横流,朝8晚5,难有自我。然我所羡者,其虽一生困苦,却有红袖添香,西窗剪烛。 读史书可以明智,阅前贤生平能醒悟人生。 #读史使人明智 #随笔感悟 #写给陌生的soul友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